[發明專利]一種道岔輥輪調整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7307.2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776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郝國海;楊治國;李濤;管明榮;吳亞軍;王笑兵;黎宗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郝國海 |
| 主分類號: | E01B29/02 | 分類號: | E01B29/02;E01B29/00;E01B7/00;E01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識智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67 | 代理人: | 千小帥 |
| 地址: | 418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岔 調整 工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道岔輥輪調整工具,包括:下底座、上支架和檢查錘;下底座的上表面朝向左下方傾斜以形成第一斜面,第一斜面的下端與下底座底面的左端相連以使得下底座的左端形成尖銳端;上支架的下表面具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與第一斜面平行,上支架放置在下底座上,第二斜面抵靠在第一斜面上;檢查錘包括連接臂和測量臂,連接臂與上支架轉動相連,連接臂上設有水平儀,測量臂與連接臂相連。本裝置實際上是利用斜面原理來測量尖軌軌底與滑床板的間隙,并將間隙值直接反饋到上支架的高度變化上,再通過觀察檢查錘上的水平儀是否處于水平狀態,便可以實現對輥輪高度進行精確調整的目的,而且結構形式簡單,易于制作,使用非常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岔輥輪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道岔輥輪調整工具。
背景技術
現有國產提速道岔輥輪調整標準是在尖軌軌底與滑床臺密貼情況下(即尖軌與滑床板間隙為0mm),密貼尖軌軌底與第一個輥輪間45°角間距為1mm,前一個輥輪應高出滑床臺頂面2mm;后一個輥輪應高出滑床臺3mm。當密貼尖軌軌底與滑床臺頂面存在縫隙時,應增加輥輪高度,保持輥輪的頂面與尖軌軌底的相對高度的標準要求。
目前道岔輥輪適應性調整主要是依靠塞尺檢查尖軌與滑床板的縫隙,再依據縫隙數據調整輥輪高度。此操作步驟繁瑣,且操作誤差較大,不利于道岔精檢細修的要求,需要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道岔輥輪調整工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道岔輥輪調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上支架和檢查錘;
所述下底座的上表面朝向左下方傾斜以形成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下端與所述下底座底面的左端相連以使得所述下底座的左端形成尖銳端;
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與所述第一斜面平行,所述上支架放置在所述下底座上,所述第二斜面抵靠在所述第一斜面上,所述上支架可沿著所述第一斜面滑動;
所述檢查錘包括連接臂和測量臂,所述連接臂與所述上支架轉動相連,所述連接臂上設有水平儀,所述測量臂豎向設置,所述測量臂的上端與所述連接臂相連,所述測量臂的下端為測量端;所述檢查錘為兩個,兩個所述檢查錘沿左右方向排布。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面與所述下底座底面的夾角為12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斜面上設有卡軌,所述卡軌所述第二斜面上設有滑槽,和所述滑槽均沿著所述第一斜面的傾斜方向延伸,所述滑槽的長度方向的兩端貫穿所述上支架,所述卡軌與所述滑槽滑動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卡軌為燕尾卡軌,所述滑槽為燕尾槽。
進一步地,所述測量臂與所述連接臂垂直以限定出呈L形的所述檢查錘。
進一步地,所述水平儀為氣泡水平儀并鑲嵌在所述連接臂的上表面上。
進一步地,當所述下底座的尖銳端與所述上支架的左端齊平,且兩個所述檢查錘上的水平儀均顯示為水平狀態時,左側所述檢查錘的測量臂底端到所述下底座底面的豎直高度為2mm,右側所述檢查錘的測量臂底端到所述下底座底面的豎直高度為3mm。
進一步地,所述上支架上表面的左側部分朝向左下方傾斜45度形成第三斜面。
進一步地,在從上到下的方向上,測量臂的橫截面積逐漸增大。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裝置實際上是利用斜面原理來測量尖軌軌底與滑床板的間隙,并將間隙值直接反饋到上支架的高度變化上,再通過觀察檢查錘上的水平儀是否處于水平狀態,便可以實現對輥輪高度進行精確調整的目的,而且結構形式簡單,易于制作,使用非常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郝國海,未經郝國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73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