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逆流式密閉冷卻塔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5028.2 | 申請日: | 2022-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852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馮銀華;陳軍峰;楊美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炬墺特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C1/02 | 分類號: | F28C1/02;F28C1/14;F28F25/06;F28F25/08;F28F2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馮彬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逆流 密閉 冷卻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逆流式密閉冷卻塔,包括塔體、散熱盤管、填料、噴淋系統和通風系統,所述散熱盤管和所述填料設于所述塔體內,冷卻液流入所述散熱盤管內進行熱交換,所述填料設于所述散熱盤管的下方,所述噴淋系統將噴淋水循環噴淋到所述散熱盤管上,低溫的噴淋水與所述散熱盤管接觸后變成高溫的噴淋水與所述填料接觸,所述通風系統將塔體外的冷風通入所述塔體內,以降低噴淋水和所述散熱盤管的溫度;所述塔體設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有1/2~2/3的進風面積正對著所述填料,其余的進風面積在對著所述填料的下方。本發明的冷卻塔通過散熱盤管、填料、噴淋系統和通風系統的相互配合,冷卻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冷卻塔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逆流式密閉冷卻塔。
背景技術
密閉式冷卻塔是將管式換熱器置于塔內,通過流通的空氣、噴淋水與噴淋水的熱交換保證降溫效果。由于是閉式循環,其能夠保證水質不受污染,很好的保護了主設備的高效運行,提高了使用壽命。密閉式冷卻塔在鋼鐵冶金、電力電子、機械加工、空調系統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現有的逆流式冷卻塔將進風口開設在塔體的側面并正對著填料,由于塔體內水和空氣兩者呈逆向流動,填料會對氣流產生阻擋,因此冷卻效果容易受到影響,且飄水率會增加。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散熱效率,降低能耗,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逆流式密閉冷卻塔。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逆流式密閉冷卻塔,包括塔體、散熱盤管、填料、噴淋系統和通風系統,所述散熱盤管和所述填料設于所述塔體內,冷卻液流入所述散熱盤管內進行熱交換,所述填料設于所述散熱盤管的下方,所述噴淋系統將噴淋水循環噴淋到所述散熱盤管上,所述通風系統將塔體外的冷風通入所述塔體內;所述塔體設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有1/2~2/3的進風面積正對著所述填料,其余的進風面積在對著所述填料的下方;所述填料和所述塔體之間具有預設間距。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通過散熱盤管、填料、噴淋系統和通風系統的相互配合,有效提高冷卻塔的冷卻效果。
具體的,低溫的噴淋水與所述散熱盤管接觸后變成高溫的噴淋水與所述填料接觸,從進風口進入的冷風有1/2~2/3先與填料和填料上的噴淋水進行熱交換,以對噴淋水進行一次降溫,其余的冷風先與從填料落下的噴淋水(經過一次降溫的噴淋水)進行熱交換,以對噴淋水進行二次降溫。通過兩次降溫后,噴淋水的降溫速度有效提高,因此噴淋水的降溫時間可以有效縮短,噴淋水從填料掉落到塔體底部的距離可以減少,最終噴淋塔的整體體積可以減少。
此外,從進風口進入的部分冷風從填料和塔體之間的間隙直接進入到散熱盤管的區域,以對散熱盤管進行冷卻。
可選的,所述進風口包括第一進風口和第二進風口,所述第一進風口正對著所述填料,從所述第一進風口進入的冷風先與所述填料和所述填料上的噴淋水進行熱交換;
所述第二進風口正對著所述填料的下方,從所述第二進風口進入的冷風先與從所述填料落下的噴淋水進行熱交換。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通過第一進風口和第二進風口的相互配合,將第一進風口和第二進風口設置在不同的位置,精準控制冷風的進風位置及作用位置,由此來提高冷卻塔的冷卻效果,同時降低飄水率。
可選的,所述第一進風口的面積與所述第二進風口的面積比為(1.3~1.6):1。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申請將第一進風口和第二進風口的面積設置成不同的比例來進一步提高高溫噴淋水的降溫速度,進一步降低填料和集水箱之間的距離,進而減少冷卻塔的整體體積。
可選的,所述進風口處設有進風百葉,所述進風百葉轉動連接在所述塔體上,用于調節所述進風口的進風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進風口處的進風百葉為第一進風百葉,所述第二進風口處的進風百葉為第二進風百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炬墺特暖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炬墺特暖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50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