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纜懸索橋側彎自振頻率和振型的確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5019.3 | 申請日: | 2022-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80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明;王詩涵;陸小凡;劉釗;王景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17/13;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艷紅 |
| 地址: | 21009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懸索橋 頻率 確定 方法 | ||
1.一種雙纜懸索橋側彎自振頻率和振型的確定方法,其中,雙纜懸索橋包括兩根主纜和至少兩個中塔;相連兩個中塔的塔底通過加勁梁相連接;兩根主纜左右平行架設在所有中塔的塔頂;每根主纜均包括上主纜和下主纜,上主纜和下主纜的兩端均架設在相鄰兩個中塔的塔頂,且下主纜位于上主纜的下方;上主纜和下主纜之間通過若干根平行設置的上吊桿相連接,下主纜和加勁梁之間通過若干根平行設置的下吊桿相連接;
其特征在于:雙纜懸索橋側彎自振頻率和振型的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建立坐標系:以位于某一中塔正中間的加勁梁為原點,過原點的縱橋向為x軸,過原點的豎直方向為y軸,過原點的橫橋向為z軸,從而形成三維坐標系;
步驟2、建立加勁梁振幅曲線Wb(x)的通解表達式:利用側彎振動微分方程,通過變量分離的方法,建立如下所示的加勁梁振幅曲線Wb(x)的通解表達式:
其中:
式中,C1~C4為四個待定常數;λ為中間計算變量;表示Sl(x)為下吊桿橫橋向水平分力分布曲線;x表示縱橋向的位置坐標;m表示加勁梁每延米自重,為設計值;ω表示側彎自振頻率,為待求解量;EI表示加勁梁的側向抗彎強度,為設計值;
Hgu為由于側彎自振引起的上主纜軸力的縱橋向水平分力,為設計值;
Hgl為由于側彎自振引起的下主纜軸力的縱橋向水平分力,為設計值;
hu為上吊桿長度,為設計值;
yu為上主纜線型,為設計值;
mcu為上主纜的每延米自重,為設計值;
Wcu(x)為上主纜振幅曲線,為待求解中間變量;Wcu(4)(x)中的上標(4)表示對x取四階導;
步驟3、建立上主纜振幅曲線Wcu(x)的通解表達式,具體如下式所示:
Wcu(x)=-Wb(x)+C5 sinγx+C6 cosγx+C7 sinhβx+C8 coshβx (3)
其中:
Q=Hguy″u+Hgly″l+mcu+mcl
式中,C5~C8為四個待定常數;γ、β、A、B和Q均表示中間計算量;
hl為下吊桿長度,為設計值;
yl為下主纜線型,為設計值;
mcl為下主纜的每延米自重,為設計值;
步驟4、設定邊界條件:邊界條件包括加勁梁振幅曲線邊界條件和上主纜振幅曲線邊界條件;具體設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41、設定加勁梁振幅曲線邊界條件:將加勁梁兩端的邊界等效為簡支,從而加勁梁振幅曲線邊界條件滿足如下四個方程:
Wb(0)=0 (4)
Wb(l)=0 (5)
Wb″(0)=0 (6)
Wb″(l)=0 (7)
其中,Wb(0)表示公式(1)中x=0時的加勁梁振幅;Wb(l)表示公式(1)中x=l時的加勁梁振幅;l為加勁梁沿縱橋向的長度;
步驟42、設定上主纜振幅曲線邊界條件:忽略上主纜兩端的橫橋向側彎變形,則上主纜各處的彎矩均為零,故而上主纜振幅曲線邊界條件滿足如下四個方程:
Wcu(0)=0 (8)
Wcu(l)=0 (9)
W″cu(0)=0 (10)
Wcu″(l)=0 (11)
其中,Wcu(0)表示公式(3)中x=0時的上主纜振幅;Wcu(l)表示公式(3)中x=l時的上主纜振幅;
步驟5、求解ω:聯立公式(4)~公式(11),得到含有自變量C1~C8的線性方程組,使此線性方程組有非零解的條件是系數行列式為零,由于系數行列式中僅含有待求解未知量ω,因此,能夠求解得出ω;
步驟6、求解Wb(x),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61、求解C1~C8:將步驟5求解得出的ω,分別代入公式(4)~公式(11)中,進而求解得到C1~C8;
步驟62、求解Wcu(x):將步驟61求解得到的C5~C8代入公式(3)中,求解得到Wcu(x);
步驟63、求解Sl(x):將步驟62求解得到的Wcu(x)代入公式(2),求解得到Sl(x);
步驟63、求解Wb(x):將步驟5求解得出的ω、步驟61求解得到的C1~C4、以及步驟63求解得到的Sl(x)均代入公式(1)中,從而得到側彎振幅曲線Wb(x)。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501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信譽的安全動態智能車位共享方法
- 下一篇:一種供電保障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