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4233.7 | 申請日: | 2022-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17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耿燦;梁德棟;劉玉輝;張寶坤;丁吉;鮑丙瑞;周凡利;陳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30/17;G06F3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高科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若水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mworks 懸架 設計 仿真 分析 一體化 方法 | ||
1.一種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利用所述MWorks軟件搭建懸架結構模型,設定懸架結構模型參數,所述懸架結構模型參數包括結構尺寸參數和/或減振元器件參數;
S2、利用所述MWorks軟件搭建懸架虛擬試驗臺,對所述懸架結構模型進行仿真;
S3、利用所述MWorks軟件獲取仿真數據和根據所述仿真數據計算得到的評價指標;
S4、根據所述評價指標,對所述懸架結構模型或者所述懸架結構模型參數進行調整,重復步驟S2至步驟S3,直至所述評價指標合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所述利用MWorks軟件搭建懸架結構模型包括定制所述懸架結構模型或者從所述MWorks軟件的懸架模型庫中選擇預設懸架結構模型,所述預設懸架結構模型包括雙橫臂懸架、單縱臂懸架、麥弗遜懸架和/或多連桿懸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的具體步驟包括:
S21、選擇測試平臺,所述測試平臺包括1/4激振試驗臺或者整車激振試驗臺;
S22、設置簧上質量和簧下質量;
S23、設置路面輸入信號;
S24、接入傳感器;
S25、設置仿真時間和仿真步長,進行仿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測試平臺為1/4激振試驗臺時,則所述路面輸入信號包括準靜態三角波信號、正弦信號、隨機信號和/或真實路面數據;當所述測試平臺為整車激振試驗臺時,則所述路面輸入信號包括前懸同向階躍信號、前懸反向階躍信號、整車向下階躍信號、單側脈沖信號和/或所述真實路面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測試平臺為1/4激振試驗臺時,則所述傳感器包括:設置在汽車車身上的第一位移傳感器、第一速度傳感器和/或第一加速度傳感器,設置在汽車輪胎上的第二位移傳感器、第二速度傳感器和/或第二加速度傳感器,設置在路面上的第三位移傳感器、第三速度傳感器和/或第三加速度傳感器;當所述測試平臺為整車激振試驗臺時,則所述傳感器包括:設置在所述汽車車身上的所述第一位移傳感器、第一速度傳感器、第一加速度傳感器、第一角度傳感器、第一角速度傳感器和/或第一角加速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汽車輪胎上的所述第二位移傳感器、第二速度傳感器和/或第二加速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路面上的所述第三位移傳感器、第三速度傳感器和/或第三加速度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所述仿真數據包括所述傳感器采集的信號,所述評價指標包括平順性評價指標和/或操縱穩定性評價指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順性評價指標包括汽車車身垂向加速度、懸架動撓度和/或汽車輪胎與地面間相對動載荷,所述操縱穩定性評價指標包括汽車車身俯仰角度和角速度、汽車車身側傾角度和角速度。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懸架設計、仿真、分析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順性評價指標由分別設置在所述汽車車身、汽車輪胎和路面上的所述傳感器采集的信號計算得到;所述操縱穩定性評價指標由設置在所述汽車車身上的所述第一角度傳感器、第一角速度傳感器和/或第一角加速度傳感器采集的信號計算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423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