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附墻式飄帶桁架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93337.6 | 申請日: | 2022-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120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方星;蔡金志;朱沈來;王寵;周軍;田磊;張宏偉;譚林;賈永新;朱玉糧;張少北;李井兵;馮聰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二局河北建設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88 | 分類號: | E04B2/88;E04B1/41;E04G21/14;E04G21/16;E04G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田世瑢;唐曉麗 |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附墻式 飄帶 桁架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附墻式飄帶桁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六組附墻式飄帶桁架(1)圍繞在原有混凝土筒體(4)外側,其橫剖面呈六角形;并且相鄰附墻式飄帶桁架(1)豎向錯位設置;
附墻式飄帶桁架(1)包括飄帶底部支撐(2)和飄帶桁架主體(3),飄帶桁架主體(3)底部與飄帶底部支撐(2)固定連接,飄帶桁架主體(3)通過后置埋件與原有混凝土筒體(4)連接;
飄帶底部支撐(2)包括支撐底部連接盤(2.1)、主支撐弦桿(2.2)、一對支撐桿(2.3)和連系加強桿(2.4);主支撐弦桿(2.2)和一對支撐桿(2.3)頂部連接于一點,底部呈品字形分布;主支撐弦桿(2.2)與一對支撐桿(2.3)通過連系加強桿(2.4)連接;主支撐弦桿(2.2)和一對支撐桿(2.3)底部均設置有支撐底部連接盤(2.1);
飄帶桁架主體(3)包括主造型弦桿(3.1)、一對次加強弦桿(3.2)、穩定腹桿(3.3)單元、連接腹桿(3.5)和支撐扶墻桿(3.4);主造型弦桿(3.1)和一對次加強弦桿(3.2)通過多個穩定腹桿(3.3)單元和連接腹桿(3.5)連接,連接腹桿(3.5)與穩定腹桿(3.3)單元交替設置;穩定腹桿(3.3)單元包括一對穩定腹桿(3.3),穩定腹桿(3.3)一端與主造型弦桿(3.1)連接,另一端與次加強弦桿(3.2)連接;主造型弦桿(3.1)比次加強弦桿(3.2)至少長15cm;主支撐弦桿(2.2)與主造型弦桿(3.1)固定連接,并且兩者之間的夾角為120°~160°;支撐扶墻桿(3.4)與次加強弦桿(3.2)固定連接,支撐扶墻桿(3.4)設置在穩定腹桿(3.3)的延長線上,并且兩者的中心線在同一條直線上;
主造型弦桿(3.1)包括第一主弦桿(3.1.1)、第二主弦桿(3.1.2)、第三主弦桿(3.1.3)和第四主弦桿(3.1.4),第二主弦桿(3.1.2)底部與第一主弦桿(3.1.1)固定連接,頂部與第三主弦桿(3.1.3)固定連接,第三主弦桿(3.1.3)頂部與第四主弦桿(3.1.4)固定連接;第一主弦桿(3.1.1)和第二主弦桿(3.1.2)均呈弧形,并且第一主弦桿(3.1.1)和第二主弦桿(3.1.2)中點處的切線夾角為120°~160°;
次加強弦桿(3.2)包括第一次弦桿(3.2.1)、第二次弦桿(3.2.2)、第三次弦桿(3.2.3)和第四次弦桿(3.2.4);第二次弦桿(3.2.2)底部與第一次弦桿(3.2.1)固定連接,頂部與第三次弦桿(3.2.3)固定連接,第三次弦桿(3.2.3)頂部與第四次弦桿(3.2.4)固定連接;第一次弦桿(3.2.1)和第二次弦桿(3.2.2)均呈弧形,并且第一次弦桿(3.2.1)和第二次弦桿(3.2.2)中點處的切線夾角為120°~16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附墻式飄帶桁架結構,其特征在于:一對穩定腹桿(3.3)之間的夾角為30°~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二局河北建設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二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二局河北建設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333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氣調節設備
- 下一篇:基于BIM數據和物聯網數據的實時交互方法、裝置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