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剝脫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1229.5 | 申請日: | 2022-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718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姜程;龔霄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茵絡(無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梁佳強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剝脫 | ||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剝脫器,包括:管體,第一端與管出口之間形成流道,流道分隔有多個相互隔離的腔體,每個腔體均設有進藥孔和出藥孔;多個進藥接頭,依次排列在第一端并與進藥孔一一對應相連通;以及封頭,可拆卸地連接第二端。管體的第一端封閉、第二端敞開,管體的內部設有多個相互隔離的腔體,每個腔體均設有獨立的出藥孔,通過進藥孔連接進藥接頭后可向管體內部輸入麻醉劑,當管出口流出麻醉劑后利用封頭封堵管出口,此時繼續向進藥孔輸入麻醉劑時,麻醉劑將僅能從出藥孔流出,在進行剝脫手術時,麻醉劑能夠對靜脈血管內進行多區域麻醉,實現剝脫、麻醉同時進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剝脫器。
背景技術
下肢靜脈曲張為外科常見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較薄弱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癥狀。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調查發現約有10%-15%的成年男性和20%-25%的成年女性會出現有癥狀的病變靜脈曲張,占血管疾病的90%以上,該病多發于長期站立工作、重體力勞動者等。
臨床上治療靜脈曲張的主要方法有激光治療、藥物治療、使用靜脈抽剝器進行內翻式剝脫,其中內翻式剝脫由于具有創傷小,傷口隱蔽,愈合時間短,治療徹底不易復發等特點,是目前臨床上治療靜脈曲張最常用的方式。
然而,目前在進行手術時,麻醉和剝脫需要分開進行,導致手術過程繁瑣,對病人造成了額外的負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剝脫器,以解決麻醉和剝脫需要分開進行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剝脫器,包括:
管體,所述管體的第一端封閉,第二端敞開并設有管出口,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管出口之間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分隔有多個相互隔離的腔體,且各所述腔體均沿所述管體的長度方向延伸,每個所述腔體在靠近所述第一端設有進藥孔,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間設有出藥孔;
多個進藥接頭,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一端并與所述進藥孔一一對應相連通,所述進藥接頭用于輸入藥液;以及
封頭,可拆卸地連接所述第二端,所述封頭連接所述第二端時可封堵所述管出口。
管體的第一端封閉、第二端敞開,管體的內部設有多個相互隔離的腔體,每個腔體均設有獨立的出藥孔,通過進藥孔連接進藥接頭后可向管體內部輸入麻醉劑,當管出口流出麻醉劑后利用封頭封堵管出口,此時繼續向進藥孔輸入麻醉劑時,麻醉劑將僅能從出藥孔流出,在進行剝脫手術時,麻醉劑能夠對靜脈血管內進行多區域麻醉,實現剝脫、麻醉同時進行。
作為上述剝脫器的優選方案,所述管體的第二端與其距離最近的所述進藥接頭之間限定為第一區域,所述出藥孔等間距布置在所述第一區域之間,并將所述第一區域沿長度方向等分。
管體的第一區域作為主要伸進血管中的部分,在第一區域上均勻設置等間距的出藥孔,能夠沿第一區域的長度方向均勻地出藥,達到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為上述剝脫器的優選方案,所述管體內部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包括:
隔板中心部;以及
多個板本體,從所述隔板中心部沿所述管體的徑向延伸至所述管體的內壁,相鄰兩個所述板本體與所述管體的內壁之間形成一個所述腔體。
多個板本體散射狀地從隔板中心部向外延伸,相鄰兩個板本體與管體的內壁之間能夠形成一個獨立的腔體。
作為上述剝脫器的優選方案,所述隔板中心部與所述管體的中心軸同軸布置,且任意相鄰兩個所述板本體的夾角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茵絡(無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茵絡(無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12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