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態比較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0112.5 | 申請日: | 2022-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24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鄭培清;張國和;王振;孫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思遠集成電路與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5/22 | 分類號: | H03K5/22;H03K5/24;H03K19/0944;H03K19/003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楊闖 |
| 地址: | 213100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態 比較 | ||
本發明涉及比較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動態比較器,包括PMOS管P1、P2、NMOS管N1、N2、N3、N4、電容C0、C1和C2,PMOS管P1的柵極、PMOS管P2的柵極和NMOS管N3的柵極相互連接;PMOS管P1的漏極與NMOS管N1的漏極連接點并聯電容C0后接地;PMOS管P2的漏極與NMOS管N2的漏極連接點并聯電容C1后接地;NMOS管N1源極和NMOS管N2源極連接后與NMOS管N3的漏極連接。本發明當比較器工作時,通過電容C0和C1對電容C2進行充電,從而延緩了電容C0和C1的放電速度,使輸出電壓von和vop在時間上存在偏差,從而有利于動態比較器后級的latch識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比較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動態比較器。
背景技術
伴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基于數字電路的復雜電子部件日益融入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而作為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接口的模擬-數字轉換器以及復雜高頻電子系統中,動態比較器以其響應速度快、靜態功耗低的特點得到了廣泛應用。
如圖1為傳統動態比較器電路,電路中主要包含PMOS管P1和P2,NMOS管N3,以及采樣放大NMOS管N1和N2;模擬輸入信號為vip和vin,模擬輸出信號對應為vop和von,同時動態比較器需要一個同步時鐘clk輸入;
當時鐘clk輸入邏輯為0時,NMOS管N3關閉,PMOS開關管P1和P2打開,此時輸入對NMOS管N1和N2采樣輸入信號vip和vin,動態比較器的輸出vop和von此時被復位為邏輯1;
當時鐘clk輸入邏輯為1時,PMOS開關管P1和P2關閉,NMOS開關管N3打開,此時輸入對管N1和N2根據其柵極的采樣電壓vip和vin對動態比較器的輸出端von和vop放電;如果vipvin,則von的下降速度大于vop的下降速度,當一個比較周期完成之后,clk重新輸入邏輯0,動態比較器進入下一個采樣、比較周期。
工作時序結果如圖3所示,傳統動態比較器在輸入電壓vip和vin電位接近時,vop和von在下降過程中存在分叉太小,容易導致動態比較器后級latch無法識別,從而造成動態比較器的輸出結果出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動態比較器包括:PMOS管P1、P2、NMOS管N1、N2、N3、N4、電容C0、C1和C2,PMOS管P1的柵極與PMOS管P2的柵極相互連接,PMOS管P1的源極與PMOS管P2的源極互聯后接外部電壓VDD,PMOS管P1的漏極與NMOS管N1的漏極連接,PMOS管P1的漏極與NMOS管N1的漏極連接點并聯電容C0后接地;PMOS管P2的漏極與NMOS管N2的漏極連接點并聯電容C1后接地;NMOS管N1源極和NMOS管N2源極連接后與NMOS管N3的漏極連接,NMOS管N3的源極分別與電容C2的一端和NMOS管N4的漏極連接;電容C2的另一端與NMOS管N4的柵極連接;NMOS管N4的源極接地;電容C2的值等于2倍電容C0的值,且電容C0的值等于電容C1的值。
進一步的,還包括外部同步時鐘,用于產生相位相反的邏輯信號,包括時鐘信號clk和時鐘信號clkb;其中,所述時鐘信號clk與所述NMOS管N3的柵極連接,所述時鐘信號clkb與所述NMOS管N4的柵極連接;時鐘信號clk和clkb的高電壓值為VDD,即邏輯1,低電壓值為0,即邏輯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當動態比較器工作時,通過電容C0和C1對電容C2進行充電,從而延緩了電容C0和C1的放電速度,使輸出電壓von和vop在時間上輸出存在偏差,從而有利于動態比較器后級的latch識別;
2、電容C2的值等于2倍電容C0的值,且電容C0的值等于電容C1的值時,分辨率增強效果最強。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動態比較器電路圖;
圖2是本發明的動態比較器電路圖;
圖3是現有技術動態比較器輸出電壓von和vop行為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思遠集成電路與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思遠集成電路與智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01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