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88928.4 | 申請日: | 2022-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42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鴻梅;劉蕙毓;高煒翔;豆慧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淳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C02F9/08;C02F9/10;C02F103/20;C02F101/38;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廣東良馬律師事務所 44395 | 代理人: | 鄧天祥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養殖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所述養殖池的出水口設置有排污結構,所述排污結構的出水端通過減震接頭與微濾機連接,所述微濾機連接有用于一次曝氣的第一曝氣管,所述第一曝氣管的出水部位于所述平衡池的上方,所述平衡池依次通過蛋白質分離器、脫氣裝置、過濾裝置與養殖池連接,所述過濾裝置還通過溶氧錐、恒溫裝置與養殖池連接;所述控制模塊通過線纜與微濾機、蛋白質分離器、脫氣裝置、過濾裝置、溶氧錐、恒溫裝置連接。本發明通過微濾機、平衡池、蛋白質分離器、脫氣裝置、過濾裝置、溶氧錐和恒溫裝置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水體的含氧量,使得水內的溶解氧均勻分布,改善水體的清潔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工廠化水產養殖采用的模式大都為循環水養殖系統,通過對水體進行循環過濾,以過濾掉水中的懸浮物、氨氮、細菌、溶解有機物、未消化的飼料等等。然而現有的循環水養殖系統在水體循環過程中殘余物處理不理想,且對系統的內部定點供氧,使得水內的溶解氧不夠均勻,含氧量較低。
因而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提高。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凈化水體,提高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水體的含氧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循環水養殖系統,包括養殖池、微濾機、平衡池、蛋白質分離器、脫氣裝置、過濾裝置、溶氧錐、恒溫裝置和控制模塊;所述養殖池的出水口設置有排污結構,所述排污結構的出水端通過減震接頭與微濾機連接,所述微濾機連接有用于一次曝氣的第一曝氣管,所述第一曝氣管的出水部位于所述平衡池的上方,所述平衡池依次通過蛋白質分離器、脫氣裝置、過濾裝置與養殖池連接,所述過濾裝置還通過溶氧錐、恒溫裝置與養殖池連接;所述控制模塊通過線纜與微濾機、蛋白質分離器、脫氣裝置、過濾裝置、溶氧錐、恒溫裝置連接。
所述排污結構包括過濾管道和排污管道,所述過濾管道的端部與養殖池的排水口連接,所述養殖池的排水口與排污管道連接,所述過濾管道上設置有排水口和排污口,所述排水口和排污口之間設置有分隔板。
所述減震接頭包括減震部和連接部,兩個所述連接部分別設置于減震部的兩端,所述減震部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減震接頭的固定件。
所述微濾機的出水口連接有用于一次曝氣的第一曝氣管,所述第一曝氣管的出水部位于所述平衡池的上方,所述平衡池內設置有用于二次曝氣的曝氣組件。
所述第一曝氣管的管壁上設置有若干曝氣孔,所述第一曝氣管的末端為封裝端,所述曝氣孔的孔徑沿著第一曝氣管的末端逐漸減小,所述曝氣孔的密度沿著第一曝氣管的末端逐漸增大。
所述溶氧錐包括氧錐本體和射流器,所述射流器的一端連接有溶氧泵,所述射流器的另一端連接有氧錐本體,所述氧錐本體的出水口通過管道與恒溫裝置連接,所述射流器還連接有用于提供氧氣的制氧機。
所述恒溫裝置包括第一過濾器、第一殺菌燈組、第二過濾器、第二殺菌燈組和加熱裝置,所述溶氧錐分別與第一過濾器和第二過濾器連接,所述第一過濾器通過第一殺菌燈組與養殖池連接,所述第二過濾器依次通過第二殺菌燈組和加熱裝置與養殖池連接。
所述平衡池內設置有水位檢測報警裝置,所述水位檢測報警裝置包括設置于平衡池內的浮球開關和報警模塊,所述浮球開關與控制模塊通過線纜連接,所述控制模塊與報警模塊通過通信網絡連接。
所述平衡池和蛋白質分離器之間設置有循環泵,所述蛋白質分離器還連接有用于殺菌的臭氧發生裝置。
循環水養殖系統還包括備用供氧組件,所述備用供氧組件包括備用氣泵和氣石,所述備用氣泵通過軟管與氣石連接,所述氣石設置于養殖池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淳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淳睿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889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