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氨氮廢水綜合利用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84736.6 | 申請日: | 2022-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75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蔣遂安;肖瑩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爾達技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鄧金濤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順義***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水 綜合利用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氨氮廢水綜合利用處理方法,一種氨氮廢水綜合利用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廢水流入超重力分離端進行兩級以上超重力分離,得到第一濃液和第一清液;S2、將第一濃液流入第一綜合處理端進行第一綜合處理,得到第二濃液,將第一清液流入第二綜合處理端進行第二綜合處理,得到第二清液;S3、檢測第二清液的水質,根據第二清液的水質進行分類使用或排放;S4、第二濃液用于回收氨水,或者進一步反應回收銨鹽,或者用于生產端進行加工。解決以往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含有氨、氮的廢水,沒有經過很好的處理就排放出去,造成了資源浪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氨氮廢水綜合利用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廢水是指居民活動過程中排出的水及徑流雨水的總稱。它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雨徑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無用水,一般指經過一定技術處理后不能再循環利用或者一級污染后制純處理難度達不到一定標準的水。
在工業生產中,往往會使用到一些含有氨、氮的化工原料,這些含有氨、氮的化工原料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生成各種含氨基、氮基的工業產品,與此同時,含氨基、氮基的各種中間體、殘留物等會混合在加工使用到的水體或液態物中,成為氨氮廢水和氨氮廢液,這些含有氨、氮的廢水、廢液中不僅含有大量的氨氮類物質及其它可回收利用物質,而且成分復雜,具有毒害性,如果不經過處理就排放出去,不僅嚴重污染水體、空氣和土壤,破壞生態環境,同時也會造成廢物資源的浪費。
當前,國內外處理氨氮廢水的主流技術是活性污泥生化處理方法,該技術工藝需要構建龐大的生化反應系統,調配合理的碳氮比,通過氨化、硝化和反硝化反應,最終將氨氮還原為氮氣,實現去除氨氮,此過程必須大量有機質碳源配合才能確保生化反應的順利進行。優點是技術成熟,但缺點十分明顯:1)不適用于高濃度和極高濃度的氨氮廢液和廢水的處理。2)體系復雜,構筑物龐大,占地面積巨大。3)效率不高,難能深度去除氨氮,成了當下江河湖海富營養水體災害的推手。4)氨氮不能資源化回收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氨氮廢水綜合利用處理方法,解決以往各種氨氮廢水、廢液主要采用活性污泥生化處理方法,氨氮不能資源化回收利用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氨氮廢水綜合利用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氨氮廢水除雜、調質預處理后在常溫常壓下泵入超重力分離端進行兩級以上超重力分離,得到第一濃液和第一清液。S2,將第一濃液流入第一綜合處理端進行第一綜合處理,得到第二濃液,將第一清液流入第二綜合處理端進行第二綜合處理,得到第二清液。S3,檢測第二清液的水質,根據第二清液的水質進行分類使用或排放。S4,第二濃液用于回收氨水,或者進一步反應回收銨鹽,或者用于生產端進行加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第一綜合處理包括膜濃縮裝置、加藥裝置和回流泵。第一濃液通過膜濃縮裝置的膜過濾直接濃縮回收銨類物質,并且儲存至收集罐。經過膜濃縮裝置以后的第一濃液,則通過加藥裝置加入添加劑或催化劑,得到第二濃液,第二濃液通過回流泵回流至步驟S1中的超重力分離端,并且進行任意級數超重力分離。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第二綜合處理包括依次進行的高級氧化反應裝置和膜組分離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廢水進行兩級以上超重力分離及超重力場下的反應分離,能夠使廢水充分的分離成第一濃液和第一清液,這樣第一濃液中就包含了大多數的氨和氮,第一清液也可以便于后續處理凈化,用于排放使用。通過設置第一綜合處理端,能夠進一步處理第一濃液,這樣得到的第二濃液可以用于回收氨水,或者進一步反應回收銨鹽,或者用于生產端進行加工。解決以往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含有氨、氮的廢水,沒有經過很好的處理就排放出去,造成了資源浪費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爾達技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爾達技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847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