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高壓線圈繞線機及繞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81471.4 | 申請日: | 2022-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00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法;王振宇;錢洪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永法 |
| 主分類號: | H01F41/082 | 分類號: | H01F41/08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匯誠永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石來杰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高壓 線圈 繞線機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高壓線圈繞線機及繞制方法,本方案中改進線圈的繞制方法,在繞線模的首尾端成型三角區并在三角區之間沿斜面繞制線圈,三角區外包絕緣層以固定及提高絕緣性能,該繞制方法可快速成型線圈,有助減少人工的參與,且成型的線圈體積小,效率高,減少了跳電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繞線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高壓線圈繞線機及繞線方法。
背景技術
變壓器線圈通常有圓筒式和連續式兩種繞制方法。
一種是圓筒式線圈,導線層間電壓高要用層間絕緣材料,繞制上一層線段時需要打S彎升層,然后放置層間絕緣,這種繞制方式每層需要放置層間絕緣和端絕緣,比較耗費人工,體積大;另外一種是連續式線圈,繞制的線圈起頭多從線段的外徑引出,繞成一臨時線段,然后用手推倒,手工將線匝進行翻疊,最后成為一個起頭由外徑引出的正式線段,這種繞制方式雖然不需要象圓筒式線圈這樣放置每層層間絕緣和端絕緣,但是繞制時每段需要人工輔助,同時繞制反段時需要人工翻盤,比較耗時。上述兩種繞線方法均存在人員參與過多的問題,效率低等問題。
同時為滿足絕緣距離和電氣強度的要求,需要增加段間距離或餅間距離,這就造成變壓器線圈的整體高度升高,體積增大,材料消耗增多,產品成本提高。對此,專利申請號為201910825680.3,一種輻向自由排列的連續式干式變壓器繞組及其加工方法的專利中提出一種新的結構,可以減少材料和人工,但同樣存在,人工參與過多的問題,其導致導線自由排列的繞線過程不能精準控制導線間的最大電壓差,容易造成局放增加,以及線圈外徑非機械控制,人工很難及時剎車,需要不斷的退回補救等現象發生,造成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至少一個技術缺陷,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申請文件公開一種全自動高壓線圈繞線機的繞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送料機構輸送的線材繞經導線機構固定在轉軸上的繞線模上;
第二步,在繞線模的首端繞制直角三角區一,之后在繞制的直角三角區一外包覆絕緣層;
第三步,朝繞線模尾端方向,沿直角三角區一的斜面纏繞多個斜面區域,之后以與直角三角區一相反的繞線順序在繞線模終止端繞制直角三角區二,并在直角三角區外包覆絕緣層。
本方案中改進線圈的繞制方法,在繞線模的首尾端成型三角區并在三角區之間沿斜面繞制線圈,三角區外包絕緣層以固定及提高絕緣性能,該繞制方法可快速成型線圈,有助減少人工的參與,且成型的線圈體積小,效率高,減少了跳電現象。
進一步,還包括在已繞制好的線圈外包覆絕緣層的步驟,再度包覆絕緣層用以提高線圈的穩定性以及絕緣性能。
本申請公開一種全自動高壓線圈繞線機,包括轉軸機構、導線機構、送料機構,所述導線機構包括移位機構一、安裝架,以移位機構一驅使安裝架移動,所述導線機構還包括排線機構,所述排線機構包括架體、移位機構二、導向輪一,所述架體與安裝架連接以同步移動,架體上設置移位機構二且移位機構二驅使導向輪一移動使導向輪一在轉軸機構中轉軸的軸向上做位置變動,送料機構輸送的線材繞經導向輪一;所述架體上設置限位軸及用于限位線材的排線軸,所述限位軸與轉軸上繞線模之間存在預定距離的徑向間距,所述排線軸的長度延伸方向與轉軸的軸向之間的角度為a,0<a<90°。
本方案中改進繞線機,移位機構二配合導向輪一實現對線材繞制方向的改變,方便繞制上述線圈的斜面區域,且增加限位軸以限制線圈的輻向高度,在移位機構二驅使導向輪一移動改變線材繞制方向時以排線軸限制線材的位置,提高穩定性,該結構下方便快速繞制成型線圈,人工參與少,效率高。
對于限位軸與繞線模之間的預定距離指線圈的輻向高度,限位軸優選平行于轉軸的軸向方向,當然也可隨繞制線圈的形狀對應形變。限位軸可通過螺栓、螺帽等安裝在架體上,以方便根據線圈高度的不同調整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永法,未經王永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8147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