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刷電機的智能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80048.2 | 申請日: | 2022-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18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韜;黃理;張國浩;孫亮亮;向建偉;楊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三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藍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P6/08 | 分類號: | H02P6/08;H02H7/085;H02H7/09 |
| 代理公司: | 嘉興華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454 | 代理人: | 徐桂紅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的一種無刷電機的智能控制方法,基于控制器及分別與控制器連接的電壓檢測模塊、電流檢測模塊及轉速檢測模塊,包括以下步驟,控制器開始運行,通過電壓檢測模塊、電流檢測模塊及轉速檢測模塊,分別判斷出現欠壓、過流、轉速異常情況,把異常信號發送到單片機,單片機讀取異常信號,單片機內部AD轉換,數據處理,并輸出保護信號到異常工作模塊,作出保護,電機停機。本發明在負載具有時變性的BLDC動力系統中保證既能充分發揮電機的性能,又能在負載率較低時環保節能,提高鋰電供電產品的續航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刷電機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刷電機的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社會發展快速,無刷電機的技術逐漸成熟,之前在電動驅動裝置中占劇主導地位的有刷直流電機,其憑借機械換器和電刷配合進行換向,特別容易造成磨損,電機結構也比較復雜,同時運行穩定性較差,而現在無刷直流電機運用在很多行業,它具備有刷直流電機優點,沒有機城換向裝置,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維護成本低等優點。對于BLDC動力系統,實際上很多時候負載不是穩定的,而是變化的,現有的控制策略有:1、電機轉速全開,PWM調制始終保持在100%的水平,對電機性能的發揮比較全面,缺點是不夠節能,負載減輕后依然全速轉動浪費的能量較多;2、固定轉速恒速,相對全開較為節能,但是固定轉速的轉速值設置如果過高那就不夠節能,如果過低那么性能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無刷電機的智能控制方法,可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刷電機的智能控制方法,基于控制器及分別與控制器連接的電壓檢測模塊、電流檢測模塊及轉速檢測模塊,包括以下步驟,
控制器開始運行,通過電壓檢測模塊、電流檢測模塊及轉速檢測模塊,分別判斷出現欠壓、過流、轉速異常情況,把異常信號發送到單片機,單片機讀取異常信號,單片機內部AD轉換,數據處理,并輸出保護信號到異常工作模塊,作出保護,電機停機。
進一步的,所述電壓檢測模塊包括開關常開接口與二極管D19連接,二極管D19與電阻R32一端連接,電阻R32另一端與MOS管漏極相連接,MOS管源極與電阻R41以及電容C23的一端連到MCU引腳VSEN1,電阻R41與電容C23并聯,另一端接到GND。
進一步的,所述電流檢測模塊包括采樣電阻R73一端接到GND,另一端接到主回路,同時與電阻R68相連,電阻R68與電容C32相連,同時該端連到MCU引腳ISEN,電容C32另一端接到GND。
進一步的,所述轉速檢測模塊包括MCU引腳STR分別和電阻R86,R88,R91,C33相連,C33另一端接到GND;
還包括電阻R86與電阻R82、電阻R93、電容C34連到MCU引腳HA,
電阻R93與電容C34并聯,另一端連到GND;
電阻R82另一端連到電機U相;
還包括電阻R88與電阻R83、電阻R94、電容C35連到MCU引腳HB,
電阻R94與電容C35并聯,另一端連到GND
電阻R83另一端連到電機V相;
還包括電阻R91與電阻R84、電阻R95、電容C36連到MCU引腳HC,
電阻R95與電容C36并聯,另一端連到GND
電阻R84另一端連到電機W相。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無刷電機的智能控制方法,在負載具有時變性的BLDC動力系統中保證既能充分發揮電機的性能,又能在負載率較低時環保節能,提高鋰電供電產品的續航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三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藍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三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藍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800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