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極式新風除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76971.9 | 申請日: | 2022-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966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極達鑫環境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7/003 | 分類號: | F24F7/003;F24F3/14;F24F8/108;F24F8/158;F24F13/28;F24F13/22;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孫章虎 |
| 地址: | 40430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極式 新風 除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極式新風除濕系統,包括除濕機構,所述除濕機構包括進風管,所述進風管出口端設有過濾凈化室,所述除濕室和過濾凈化室之間設有U型管,所述U型管輸出端通入除濕室,所述U型管底部設有銅塊,所述銅塊一端伸出除濕室;所述銅塊底部設有冷卻機構,本方案采用雙極除濕,能夠使得除濕的效果大幅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空調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涉及一種雙極式新風除濕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選購家用電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空調為例,在夏季使用空調時,人們對空調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房間的溫度調節上,而且還體現在對房間的濕度調節,只有溫度和濕度均處于合理的區間,這樣的房間才會更加舒適,所以對于空調來說,在溫度調節的基礎上,研究可以除濕的空調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傳統的空調設計一般是采用冷卻除濕,但是這種調節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由于空調系統將溫度和濕度捆綁在一起調節,因此在調節濕度的同時,溫度也大幅下降,不僅影響空調環境的舒適性,也造成了能耗的大幅增加。
而且冷卻除濕,容易滋生有霉菌或細菌繁殖,影響用戶身體健康;同時現有的空調除濕效果并不理想,不能調節除濕效果,不能提高除濕效率,使得除濕的作用大大減小。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極式新風除濕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雙極式新風除濕系統,包括除濕機構,所述除濕機構包括進風管,所述進風管出口端設有過濾凈化室,所述除濕室和過濾凈化室之間設有U型管,所述U型管輸出端通入除濕室,所述U型管底部設有銅塊,所述銅塊一端伸出除濕室;所述銅塊底部設有冷卻機構,所述冷卻機構包括風扇,所述風扇上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底部設有傳動箱,所述傳動箱的一側設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箱中的轉軸齒輪連接,所述除濕室外側設有兩個傳送輥,所述傳送輥上設有通入除濕室的傳送帶,所述傳送帶上間歇均勻設置有若干除濕套,所述除濕套中設有吸濕竹炭;所述除濕套與傳送帶固定連接,所述除濕套端部設有對接口,所述對接口可與U型管輸出端對接;所述電機的輸出端上還設有傳動齒與傳送輥中的其中一個齒輪連接。
進一步地,過濾凈化室中間歇設置有若干凈化除雜的過濾板,過濾板交錯設置所述鍋過濾板中設有鐵芯,所述鐵芯的兩端分別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上繞制有線圈,所述滑塊上鉸接有若干呈發散狀伸出過濾板的連桿,所述連桿的端部設有輔助過濾支板。
進一步地,除濕室頂部設有出風口,用于向室內供給除濕后的新風。
進一步地,傳動箱側壁設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輸出端通向銅塊。
進一步地,水泵的輸出端設有噴管。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的效果如下:
本方案中,外界空氣從進風管進入過濾凈化室,過濾凈化室中設有若干凈化除雜的過濾板,過濾板交錯設置,進而使得該部分空氣中的雜質灰塵等得以被吸附,除濕室和過濾凈化室之間設有U型管,所述U型管輸出端通入除濕室;凈化后的空氣進入除濕室,除濕套端部設有對接口,所述對接口可與U型管輸出端對接,進而空氣進入除濕套中,除濕套中設有吸濕竹炭,能夠吸附空氣中的濕氣水分,實現了除濕;除濕室頂部設有出風口,用于向室內供給除濕后的新風。
本方案中,竹炭使用時間長,將會因為吸附過多水分而失去吸附除濕能力,因此本方案設計了兩個傳送輥,所述傳送輥上設有通入除濕室的傳送帶,所述傳送帶上間歇均勻設置有若干除濕套;除濕套依次與U型管對接后,吸附了水汽,吸濕能力下降,然后,逐漸被送出除濕室,在除濕室外溫度高,除濕套中的水汽蒸發后,除濕套回復了吸濕能力,然后再次沿傳送輥送入除濕室在保證吸濕能力的情況下繼續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極達鑫環境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未經極達鑫環境科技(重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7697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