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慢性難愈合傷口的神經調控刺激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75997.1 | 申請日: | 2022-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924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濤;任世杰;劉勤花;蔣明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帝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1/32 | 分類號: | A61N1/32;A61N1/3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張吉;王豐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東湖街道東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慢性 愈合 傷口 神經 調控 刺激 | ||
本發明屬于傷口的神經調控刺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慢性難愈合傷口的神經調控刺激器,它包括主機、電極片,在使用時,可以將主機與電極片分開,將固定吸附帶的部件、吸附帶和電極片固定在下肢腓總神經區域,主機的其它結構可以布置在遠離傷口的位置,這樣在主機相對皮膚發生相對運動時,主機不會牽扯傷口,影響傷口的愈合。本發明中為了保證在主機與電極片分開布置后,電極片與主機之間連接的電線影響兩者的分開,所以在主機殼體內具有多余的電線,在主機與電極片分開時,多余的電線用于補償因主機與電極片分開時對電線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傷口的神經調控刺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慢性難愈合傷口的神經調控刺激器。
背景技術
所謂的慢性難愈合傷口,指的是由糖尿病、靜脈曲張、血管硬化、截癱、長期臥床、創傷等引起的慢性潰瘍傷口,通常長達1個月以上長期不愈合,且發病機制較復雜,治療難度大、周期長、費用高,對于中老年人群體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存在很大威脅。
隨著對難愈創面發生機制和創面愈合過程的深入了解,以及各種有效的生長因子技術,醫用新材料和創面新技術的應用。帝諾醫療采購的神經調控刺激技術集聚生長因子、NO和人體自身干細胞,促進傷口的愈合。
神經調控刺激技術,要求電流強度達到54mA,電壓200-250V,調節腓總神經的Aδ纖維和C纖維,使之召集人身自身的生長因子、神經肽,通過血液循環,奔向炎癥部位進行組織修復。而特定疊加的神經刺激參數,又調集了全身一氧化氮合酶和L-精氨酸脫胍基,催化成NO。
在使用時主機和電極片會一起使用,主機具有一定的重量,在使用過程中因主機需要與電極片連接,傳統的主機放置于電極片上,而且使用時電極片需要放置于靠近傷口附近;這樣就會使得主機對傷口產生壓迫力,發生相對運動時產生牽扯力,影響傷口的愈合,使得病人感覺到疼痛。
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通過將主機與電極片分開放置,使得電極片靠近傷口而主機放置于遠離傷口的一邊,防止主機對傷口產生壓迫力;這樣設計能夠解決上述問題,但是本發明實現上述解決問題的主機與電極片分離使用的技術方案的前提是,在本公司現有產品的基礎上改進,且具有原設備的外觀和便攜使用的特點,不是僅僅將主機與電極片分開并通過連線關聯這樣簡單。
所改進的原始設備具有如下特征:主機很小,能夠通過磁吸吸附在電極片上,電極片通過凝膠吸附在皮膚上,即主機不需要額外的固定結構,使用方便,沒有多余外接線的效果。若使用現有的設備的制造方式和外觀,實現在需要主機與電極片分離時,可有線連接分離,在不需要主機與電極片分離時不分開放置使用,且沒有多余的外接線,是需要對主機結構進行重新設計的。
此外,主機與電極片分離后,如何固定呢,這也是原始設備不具備的技術。同時可以分離,那么如何避免在不使用時誤分離產生的設備損壞呢,如何設計結構保證分離使用時,線不會牽拉電極。兩種狀態的使用,如何方便操作呢。所以,新的問題解決方案和原設備結構結合后一體化設計,是需要研究的。
本發明設計一種基于慢性難愈合傷口的神經調控刺激器解決如上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帝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帝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759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肝膽內科用嘔吐物的替換式收集裝置
- 下一篇:一種注射針頭的自動化生產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