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三維矢量數據的鈑金模型折彎數據特征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73589.2 | 申請日: | 2022-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458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宇峰;賈帥;李鵬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代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30/422 | 分類號: | G06V30/422;G06V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潤文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張鑫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三維 矢量 數據 模型 折彎 特征 識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三維矢量數據的鈑金模型折彎數據特征識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讀取通用三維模型的檔案,并提取模型中所有的矢量三維平面;2)確定基準面;3)構建切平面;4)搜索和計算折彎法線;5)分類和提取折彎信息。本發明中的一種基于三維矢量數據的鈑金模型折彎數據特征識別方法通過對三維鈑金模型進行特征分析,實現直接讀取和識別三維模型中的折彎數據的方式,設計人員就無需花費人力額外繪制二維圖紙,編程人員也無需圖紙辨識和計算能力,即可以方便快捷的將設計的模型轉換為加工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鈑金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三維矢量數據的鈑金模型折彎數據特征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折彎中心的編程方式常需要人工通過圖紙的標注信息,然后手動輸入到系統中。這樣往往需要設計人員額外要在圖紙中標注折彎方向、長度、角度、類型等各種信息。因此,要求操作人員有一定的圖紙識別能力,需要人工識別和輸入折彎數據,不僅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性要求較高,而且操作過程復雜且繁瑣。
通常,在鈑金的設計階段,為了更直觀的體現折彎后的形狀,設計人員會用三維CAD軟件建立對應的鈑金三維模型。因此,可以考慮根據鈑金三維模型識別其相關的數據信息。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三維矢量數據的鈑金模型折彎數據特征識別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三維矢量數據的鈑金模型折彎數據特征識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讀取通用三維模型的檔案,并提取模型中所有的矢量三維平面;
2)確定基準面;
3)構建切平面;
4)搜索和計算折彎法線;
5)分類和提取折彎信息。
本發明中的一種基于三維矢量數據的鈑金模型折彎數據特征識別方法通過對三維鈑金模型進行特征分析,搜索提取基準面上每一個外邊界線上的折彎法線,并分類和提取折彎法線上的折彎信息,得到加工所需的折彎長度、角度和折彎方向數據,從而實現直接讀取和識別三維模型中的折彎數據的方式,設計人員就無需花費人力額外繪制二維圖紙,編程人員也無需圖紙辨識和計算能力,即可以方便快捷地將設計的模型轉換為加工數據進行加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2)中,確定原點所在的平面為基準面。由此,描述了確定基準面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2)中,原點位于基準面的邊界線內部。由此,描述了基準面的一些特征。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3)中,以基準面的邊界線為基準構建切平面。由此,描述了構建切平面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4)中,以基準面的邊界線為起點搜索折彎法線。由此,描述了搜索折彎法線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4)中,在搜索到折彎法線后,計算上折彎法線和下折彎法線,并算得到中間折彎法線。由此,描述了計算折彎法線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4)中,計算折彎法線的數據為折彎角度大小、折彎角度正負以及折彎長度。由此,描述了計算折彎法線時所計算的具體數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4)中,在計算完一次折彎法線后,繼續搜索其他折彎法線并計算。由此,需要搜索所有相關數據的折彎法線以完成特征識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步驟5)中,將折彎分為普通折彎和圓弧折彎。由此,描述了折彎的類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以下步驟:6)繼續搜索基準面其余邊界方向。由此,直到完成特征識別所需的搜索、計算和分類。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代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未經新代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735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