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子組件、混合勵磁電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73106.9 | 申請日: | 2022-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16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義兵;何麗娜;高濤;張冰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蜂巢傳動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276 | 分類號: | H02K1/276;H02K21/04;H02K21/14;H02K16/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柳萌 |
| 地址: | 071028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子 組件 混合 磁電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轉子組件、混合勵磁電機及其控制方法,屬于電機技術領域,包括轉軸、轉子鐵芯、永磁體以及勵磁繞組;轉子鐵芯設置于轉軸上;永磁體鑲嵌于轉子鐵芯的磁鋼槽內;勵磁繞組沿徑向一一對應各永磁體,繞制于轉子鐵芯的載體上,且勵磁繞組位于永磁體的內側,勵磁繞組的軸線平行于永磁體的磁極方向。本發明由于設置了與永磁體磁場方向平行的勵磁繞組,可以通過調整勵磁繞組電流的方向及大小,實現即可增磁,也可去磁的作用,降低銅耗及鐵耗,從而實現峰值恒功率區間最大化,效率更優化;并可實現空載反拖時無需定子三相繞組弱磁,實現零扭損耗最小化;同時空載運行時無需增加離合器類脫開機構,降低制作成本,節省布置空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轉子組件、混合勵磁電機及混合勵磁電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永磁同步電機,憑借其效率高、高效區覆蓋范圍廣、功率密度高等特點,已成為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的首選。
但目前存在兩大難點,制約永磁同步電機的進一步發展:
第一,車用驅動永磁同步電機,即需要低速大轉矩,又需要高速大功率,因此存在一定矛盾。從低速爬坡角度出發,需要大的轉矩,而不希望電流過大,就需要提高永磁磁鏈,獲得大轉矩系數;但是如果永磁磁鏈太大,在高速時,反電動勢會高過母線電壓,無法輸出功率。現有技術為通過電樞繞組產生去磁磁場分量,抵消永磁體產生的磁鏈進行弱磁。但此類弱磁方式,會帶來永磁體退磁的風險,而且過多的去磁電流,不但不做功,還會產生額外的銅耗,降低電機效率。
第二,對于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混合動力,其驅動系統沒有離合器,驅動電機通過變速器齒輪與車輪相連。也就是說,行駛中的電機不論通電與否,都處于旋轉狀態。
有必要注意,電機在非驅動時,即空駛時的狀態。例如,在加速踏板抬起狀態,EV慣性行駛或者沿下坡道路滑行時,電機被車輪強制拖曳而旋轉。這時,因為永磁電機轉子使用永磁體,磁場就會在旋轉過程中與定子線圈進行交鏈。此時,具有兩種情況,其一,旋轉磁場作用于定轉子鐵芯,產生磁滯損耗和渦流損耗,即“鐵損”;其二,旋轉磁場會在定子線圈感應電流,產生反電勢,轉速越高,反電勢越高;如車輛此時不需要能量回收,則需要對反電勢進行抑制,以免反電勢峰值超過母線電壓。反電勢抑制方式,即為同第一點進行轉子弱磁,此時電流將以銅損的形式予以消耗。也就是說,即使車輪沒有被驅動,滑行時也會產生能量損耗。
因此,新能源車輛為保證續駛里程,對0Nm損耗要求亦極為嚴格,而為了滿足該要求,電機設計時,其反電勢就必須要低,從而電機不能采用更多的永磁體,抑制了電機恒功率區間及功率密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目前新能源車輛存在的缺點總結如下:
(1)為提升整車動力性,現有永磁同步電機低速區間追求大扭矩輸出,電機設計時反電勢較高,否則需將電機體積設計較大,增加電機成本;
(2)在高速區間,反電勢過高,則需要定子電流分量進行弱磁,降低反電勢,此時定子銅耗及鐵耗均增加,從而增加了電機損耗,未達到最優應用效果。
(3)電機高速反拖滑行時,為解決拖曳損耗,目前整車廠常用的技術方案為后橋采用非永磁同步電機,如采用交流感應電機、磁阻電機、勵磁電機等方式,更有車型在驅動系統與車輪之間增加離合器,非驅動狀態,離合器斷開。以上電機類型及增加離合器的方式,對整車的效率、功率密度、制造工藝等綜合性能均不如永磁同步電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轉子組件、混合勵磁電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協調整車在低速、高速及空載時的效率,使各區間效率最大化,降低電機損耗。
第一方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轉子組件,包括:
轉軸;
轉子鐵芯,設置于所述轉軸上;
永磁體,鑲嵌于所述轉子鐵芯的磁鋼槽內;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蜂巢傳動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未經蜂巢傳動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731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