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體停車庫通信組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70615.6 | 申請日: | 2022-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97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韋偉;袁家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巍華智能停車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3/28 | 分類號: | H01Q3/28;H01Q3/06;H01Q1/24;E04H6/4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練蘭英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 車庫 通信 組網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立體停車庫通信組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具體涉及通信組網技術領域,包括一個進行終端控制的服務終端、與服務終端通過無線網絡連接的多個局域網節點和用于控制立體停車庫內執行機構的驅動終端模塊;多個局域網節點的數量與立體停車庫層數相同,每個局域網節點均連接有進行信號發射的信號發射天線,在信號發射天線上安裝有對發射信號進行放大的信號放大器,信號發射天線還連接有一個動態控制器。本發明使得立體車庫內的執行機構在不同的方向上進行運動時,其所在位置的信號強度也不會出現明顯的跌落,能夠提升無線組網方式抗干擾能力和解決傳輸距離有限的問題,保證了信號強度的穩定性和通信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組網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立體停車庫通信組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電動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電動汽車已經越來越普及。車輛的增加,用地成本高,車位有限使得電動汽車立體車庫成為了我們的一個趨勢。立體車庫配置充電樁,整個車庫系統的充電信息,車位狀況等集中管理通信成為了我們的一個難題。目前的組網方式有直接通過網線組網,通過WiFi,藍牙等2.4G方式組網。首先,針對通過網線來傳遞信息的方式,由于車庫在運行的過程中網線要跟著載車板一起移動,會有網線干涉的問題;其次,針對通過WiFi藍牙等2.4G無線組網的方式,由于無線組網方式抗干擾能力和傳輸距離有限,車庫的電力干擾較大,所以無法保證通信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立體停車庫通信組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能夠提升無線組網方式抗干擾能力和解決傳輸距離有限的問題,保證了信號強度的穩定性和通信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體停車庫通信組網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一個進行終端控制的服務終端、與服務終端通過無線網絡連接的多個局域網節點和用于控制立體停車庫內執行機構的驅動終端模塊;
多個局域網節點的數量與立體停車庫層數相同,每個局域網節點均連接有進行信號發射的信號發射天線,在信號發射天線上安裝有對發射信號進行放大的信號放大器,信號發射天線還連接有一個動態控制器,用于控制信號發射天線發射信號的強度大小;
所述的信號發射天線和局域網節點安裝在每層停車庫的中部,與每層停車庫左右兩側最遠處的停車位之間的距離相同,在信號發射天線底部安裝有一個進行轉向控制的轉角控制機構。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轉角控制機構根據立體停車庫內執行機構的位置對信號發射天線進行角度控制,所述動態控制器根據立體停車庫內執行機構的位置對信號發射天線的發射強度進行控制。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在每層停車庫中的執行機構處均連接有驅動終端模塊,位于同一層內的驅動終端模塊只接收該層停車庫中信號發射天線發出的信號。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每個驅動終端模塊與執行機構集成為一體,會隨著執行機構的運動進行移動。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在每個驅動終端模塊中均設置有用于感應執行機構與信號發射天線之間距離的距離感應模塊,距離感應模塊在執行機構運行的過程中,不間斷的獲取執行機構的信號接收距離α。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立體停車庫通信組網系統的控制方法,該方法包括:
步驟一,立體停車庫空載完成一次運行,使所有執行機構在其所有的運行軌跡上均完成一次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距離感應模塊獲取執行機構的信號接收距離αa...α(a+n),其中αa為最小信號接收距離,α(a+n)為最大信號接收距離;
步驟二,獲取信號發射天線的信號強度分布,計算-60dbm強度范圍邊界線與信號發射天線之間的距離β,并獲取執行機構在最大信號接收距離時與β的比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巍華智能停車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巍華智能停車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706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