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站及其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69066.0 | 申請日: | 2022-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909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 發明(設計)人: | 郭正鵬;姜樂;李勇勝;韓盎;韓振華;耿加新;原江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建投晉東南建筑產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0 | 分類號: | C02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吳朝陽 |
| 地址: | 0484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化 農村 污水處理 及其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站,包括:多級污水處理池;其被配置有內膽和外框,所述多級污水處理池包括:固化微生物載體菌柱,其設置在多級污水處理池中,所述固化微生物載體菌柱包括有第一微生物固載區和第二微生物固載區;其中,第一微生物固載區環繞設置在所述第二微生物固載區的外圍,第一微生物固載區被配置為固載好氧型微生物群,第二微生物固載區被配置為固載兼性厭氧型微生物群。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污水處理站的污水處理方法。本發明中的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站通過固化微生物載體菌柱對農村污水進行處理,有用菌濃度高,污水處理效果好,無臭氣臭味污染,綠色環保,設備自動化控制,降低運行成本,減少人力浪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站及其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農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民生活水平大為提高,但是農村環境建設與經濟發展不同步,其中水環境污染問題尤為嚴重。農村人口分散,人口數量多,沒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處理措施,這使得農村生活污染源成為影響水環境的重要因素。據測算,全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污水80多億噸,嚴重污染了農村地區居住環境,農村大部分地區河、湖等水體普遍受到污染,飲用水水質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影響農村人居環境及威脅居民的身體健康。
村鎮污水處理現狀存在管網覆蓋率低、污水排放量增長、缺乏后期維護養護、缺乏資金投入等問題,污水來源:污染面廣,分散不易收集,污水成分復雜,地區差異較顯著,懸浮物、有機物、氮磷濃度較高,傳統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復雜、培養周期長、污泥產量大、污染空氣,不適用于村鎮污水處理。
基于此,本發明設計了一種模塊一體化污水處理站,以解決上述提到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站,其采用微生物載體菌柱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分解,比傳統的燒結更可靠,更能讓微生物休眠在載體顆粒中不流失,釋放有用菌濃度是污泥法中有用菌幾百倍,溶解氧可達5-8μmol/L,能夠極大的減少污泥的產生,減少臭味,綠色環保,通過設備管理模塊進行控制管理,可根據設定的工藝參數要求自動控制設備啟停,能夠提高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減少人力浪費、增強可靠性。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農村污水處理方法,其通過控制一級好氧池中的各參數,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果。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一體化農村污水處理站,包括:
多級污水處理池;其被配置有內膽和外框,所述多級污水處理池包括:
固化微生物載體菌柱,其設置在所述多級污水處理池中,所述固化微生物載體菌柱包括有第一微生物固載區和第二微生物固載區;
其中,所述第一微生物固載區環繞設置在所述第二微生物固載區的外圍,所述第一微生物固載區被配置為固載好氧型微生物群,所述第二微生物固載區被配置為固載兼性厭氧型微生物群。
優選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微生物固載區包括:第一微生物固載部、第二微生物固載部、第三微生物固載部、第四微生物固載部、以及第五微生物固載部;
其中,所述第一微生物固載部、第二微生物固載部、第三微生物固載部、第四微生物固載部、以及第五微生物固載部被配置為固載不同菌屬的好氧型微生物群;
所述第二微生物固載區包括:第六微生物固載部和第七微生物固載部,所述第六微生物固載部被配置為固載細菌界的兼性厭氧型微生物群,所述第七微生物固載部被配置為固載真菌界的兼性厭氧型微生物群。
優選的是,其中,所述多級污水處理池內從左到右依次設置的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沸石濾池和產水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建投晉東南建筑產業有限公司,未經山西建投晉東南建筑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90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