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赤泥懸浮磁化焙燒-磨選生產鐵精礦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68388.3 | 申請日: | 202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38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權芳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10 | 分類號: | C22B1/10;C22B1/248;B03B9/00;C01G49/08;C04B28/14 |
| 代理公司: | 蘭州智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張英荷 |
| 地址: | 7351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懸浮 磁化 焙燒 生產 精礦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赤泥懸浮磁化焙燒?磨選生產鐵精礦工藝,為利用含鐵赤泥生產鐵精礦,采取的生產工藝為:將含鐵赤泥進行干燥,干燥赤泥與添加劑配料后進行細碎和混料,然后將混合物料加入到懸浮加熱爐中,控制加熱溫度為1000?1100℃,再將加熱物料加入到懸浮還原爐中,控制還原時間15?25s,還原終了溫度800?900℃,可使赤泥得到充分磁化。高溫焙燒物料最后經無氧冷卻裝置冷卻和濕式磨礦機磨礦后,得到的礦漿再經兩段磁選機磁選后,可得到品位較高的鐵精礦。本發明赤泥生產鐵精礦采用懸浮加熱和懸浮還原方法,可在赤泥嵌布粒度長大的同時,提高了赤泥的磁化焙燒質量,達到了提高鐵精礦品位和金屬回收率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和礦物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赤泥懸浮磁化焙燒-磨選生產鐵精礦工藝。
背景技術
赤泥是制鋁工業提取氧化鋁時排出的污染性廢渣,一般平均每生產1噸氧化鋁,附帶產生1.0-2.0噸赤泥。我國每年排放的赤泥高達數百萬噸,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積的堆場堆放,污染環境,并使赤泥中的許多可利用成分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資源的二次浪費,嚴重阻礙了鋁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氧化鋁采用拜耳法生產工藝時,產出的赤泥中主要礦物組成為赤鐵礦、針鐵礦、菱鐵礦、含水鋁硅酸鈉、一水硬鋁石,其次為文石和方解石,還有少量的天然堿、水玻璃、火堿等,赤泥的化學組成為TFe:25~35%、Fe2O3:40~50%、SiO2:15~20%、Al2O3:21~25%、CaO:2~10%、TiO2:2~5%。赤泥鐵渣中有用成分為氧化鐵,主要雜質成分為氧化鋁。同時赤泥的結構呈板結狀態,粒度非常細,其中-10μm泥約占58%,物料比較粘,制樣研磨很容易,自然堆積疏松,堆比重小,熔點1200-1250℃。赤泥的pH值為10.29-11.83,氟化物含量4.89-8.6mg/L,屬于一般固體廢渣。
赤泥中主要礦物為赤鐵礦和水化鋁硅酸鹽,Na2O含量高達2-3%,鐵氧化物含量較低,且弱磁性鐵占有很大的比例,結合的化學堿難以脫除且含量大,又含有氟、鋁及其他多種雜質,赤泥中含鐵礦物與其他礦物相互包裹、連生嚴重,使鐵氧化物磁選時與其他礦物難以分離,采用磁選工藝以外的其他工藝難以分離赤泥中的鐵渣。當赤泥采用直接還原工藝進行利用時,需對赤泥進行干燥、打散、配入還原煤,然后經混合和壓塊后,采用隧道窯或轉底爐進行還原,最后再采用磨礦和磁選工藝生產金屬化鐵粉,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生產工藝流程較長,生產成本較高,赤泥還原質量較差,金屬回收率較低,同時直接還原中易形成低熔點高沸點的Na2CO3,易粘管壁,難以脫除,給下道工序直接還原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當赤泥采用磁化焙燒工藝進行利用時,需對赤泥進行干燥、打散、配入還原煤,然后經混合和壓塊后,采用隧道窯或轉底爐進行磁化焙燒,最后再采用磨礦和磁選工藝生產鐵精礦,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由于嵌布粒度很細,壓塊內部透氣性較差,赤泥焙燒均勻性較差,同時焙燒礦需磨至很細的粒度才能實現礦物解離,磨礦成本較高,金屬回收率較低、磨選產品鐵品位低、生產工藝流程長。
根據以上情況,對于赤泥低成本、高金屬回收率的無害化利用技術一直難以進行,世界各國專家對赤泥的綜合利用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但此類研究進展不大。
本發明為解決赤泥磁化焙燒過程中存在的生產工藝流程長、磨礦成本高、金屬回收率較低、還原物料金屬化率低、磨選產品鐵品位低及金屬回收率低的問題,發明了一種赤泥懸浮磁化焙燒-磨選生產鐵精礦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赤泥懸浮磁化焙燒-磨選生產鐵精礦工藝。
本發明赤泥懸浮磁化焙燒-磨選生產鐵精礦工藝,由以下設備和工藝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838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