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雷達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68204.3 | 申請日: | 202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1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汲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道通智能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32;G01S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許銓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桃源***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雷達 車輛 | ||
1.一種雷達,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射天線組件,所述發射天線組件包括發射天線和第一介質基板,所述發射天線設置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
第一接收天線組件,所述第一接收天線組件包括第一接收天線和第二介質基板,所述第一接收天線設置于所述第二介質基板;
第二接收天線組件,所述第二接收天線組件包括第二接收天線和第三介質基板,所述第二接收天線設置于所述第三介質基板;
所述第二介質基板和所述第三介質基板分別位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相對的兩端,并且所述第二介質基板和所述第三介質基板均位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的同一側,所述第二介質基板與所述第一介質基板間具有第一夾角,所述第三介質基板與所述第一介質基板間具有第二夾角,所述第一接收天線的接收視場角和所述第二接收天線的接收視場角疊加后大于或等于180°;
射頻芯片,所述射頻芯片分別與所述發射天線、第一接收天線和第二接收天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介質基板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介質基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三介質基板的一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雷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天線的數量乘以所述第一接收天線的數量所得的數值大于或者等于二,所述發射天線的數量乘以所述第二接收天線的數量所得的數值大于或者等于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雷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天線、所述第一接收天線和所述第二接收天線間均相互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雷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天線的數量大于或者等于兩個,所有所述發射天線均位于同一平面,且每個所述發射天線間的間隔距離相等;
所述第一接收天線的數量大于或者等于兩個,所有所述第一接收天線均位于同一平面,和/或,所述第二接收天線的數量大于或者等于兩個,所有所述第二接收天線均位于同一平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雷達,其特征在于,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第一接收天線間間隔的距離之和與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發射天線間間隔的距離滿足等式:cos(180°-α)*D=a,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第二接收天線間間隔的距離之和與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發射天線間間隔的距離滿足等式:cos(180°-β)*D=b;
其中,α表示所述發射天線所在的平面與所述第一接收天線所在的平面間的夾角,β表示所述射天線所在的平面與所述第二接收天線所在的平面間的夾角,D表示兩個相鄰的所述發射天線間間隔的距離,a表示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第一接收天線間間隔的距離之和,b表示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第二接收天線間間隔的距離之和。
7.根據權利要求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雷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芯片設置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
8.根據權利要求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雷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與所述第二介質基板間的第一夾角與所述第一介質基板與所述第三介質基板間的第二夾角相等。
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雷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饋電傳輸線和阻抗變換器,所述發射天線、所述第一接收天線和所述第二接收天線與所述射頻芯片均通過饋電傳輸線連接,所述饋電傳輸線與所述發射天線、所述第一接收天線和所述第二接收天線的連接處均設置有阻抗變換器。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雷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道通智能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道通智能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820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