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機導管缺陷檢測用的圖像采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66512.2 | 申請日: | 202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44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章健;魏嘉兵;呂志召;謝金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營蕪湖機械廠 |
| 主分類號: | G01N21/95 | 分類號: | G01N21/95;G01N21/01;B64F5/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帥 |
| 地址: | 241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機 導管 缺陷 檢測 圖像 采集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飛機導管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飛機導管缺陷檢測用的圖像采集裝置,包括用于采集飛機導管信息的采集相機、活動設置在采集相機側壁上的接駁器,還包括設置在接駁器內部用于固定飛機導管的喇叭口,使其與采集相機的鏡頭結合緊密牢靠的夾持裝置,通過向下按壓擠壓塊,擠壓塊通過連接桿使得傳動桿的一端向下移動,傳動桿的另一端通過固定桿會反向轉動,再將接駁器與喇叭口的端部相對齊,松開擠壓塊,在彈簧自身彈力的作用下會使得傳動桿開始轉動,從而使得卡塊與喇叭口的表面相抵緊,進而避免外界的光線進入到飛機導管的內部導致出現過曝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機導管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飛機導管缺陷檢測用的圖像采集裝置。
背景技術
航空導管是飛機用來傳遞動力的管道,飛機內部液壓、燃油、環控、氧氣等管路系統離不開各式各樣的導管,傳統的導管制造通常采用在飛機上獲取實樣后,按實樣彎曲制造和檢驗的生產方式。
傳統的飛機導管在進行缺陷檢測時,一般是對飛機導管進行拆卸檢查或者是對飛機導管內部的圖像進行拍攝,對飛機導管進行拆卸時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人力。
如中國專利號為213544417U的一種飛機導管喇叭口內外壁表面缺陷檢測裝置中,所述動力結構的外壁面套裝有夾緊結構,所述工作臺的上壁面安裝有導向結構,所述導向結構的外壁面套裝有檢測結構。所述動力結構包括:電機支撐臺、電機固定座、動力電機以及電機軸;本實用新型涉及表面缺陷檢測技術領域,通過長圓柱銷定位,三爪卡盤夾緊工件,代替人力,通過動力電機帶動工件勻速旋轉,使檢測更加準確,解決了在飛機導管喇叭口內外壁表面檢測時,都是操作人員手持工件,人力耗費較為嚴重的問題,通過三抓卡盤進行定位,對飛機導管內部進行圖像拍攝時,外界的光線會使得飛機導管內部的圖像過曝,使得后續的圖像分析出現偏差,因此需要對于飛機導管缺陷檢測用的圖像采集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飛機導管缺陷檢測用的圖像采集裝置。
一種飛機導管缺陷檢測用的圖像采集裝置,包括用于采集飛機導管信息的采集相機、活動設置在采集相機側壁上的接駁器,還包括設置在接駁器內部用于固定飛機導管的喇叭口,使其與采集相機的鏡頭結合緊密牢靠的夾持裝置。
所述的夾持裝置包括沿著接駁器的中軸線對稱開設在接駁器側壁上的兩組安裝槽、在兩組安裝槽的內部均固定有固定桿、轉動連接在固定桿側壁上的傳動桿、與傳動桿的側壁上固定連接的彈簧,彈簧的末端固定連接在對應的安裝槽上。
所述的接駁器的側壁上沿著接駁器的中軸線對稱開設有連接槽,兩組安裝槽的內部均活動設置有擠壓塊,所述的擠壓塊由安裝槽的內部貫穿至接駁器的外部。
所述的擠壓塊的側壁上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的連接桿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傳動桿的側壁相連接,且連接桿可繞轉軸轉動,所述的傳動桿遠離彈簧的一端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卡塊。
所述的飛機導管的端部帶有喇叭口,所述的卡塊與喇叭口的側壁相抵緊,所述的接駁器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補光燈。
所述連接槽與安裝槽相連通。
所述的接駁器與喇叭口的端部相抵緊。
所述的采集相機的端部設置有導線。
所述的采集相機外殼的材質為鋁合金。
所述的采集相機為圓柱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向下按壓擠壓塊,擠壓塊通過連接桿使得傳動桿的一端向下移動,傳動桿的另一端通過固定桿會反向轉動,再將接駁器與喇叭口的端部相對齊,松開擠壓塊,在彈簧自身彈力的作用下會使得傳動桿開始轉動,從而使得卡塊與喇叭口的表面相抵緊,進而避免外界的光線進入到飛機導管的內部導致出現過曝現象;通過補光燈可以對飛機導管的內部進行補光,從而能夠得到更為清晰的圖像,便于后續進行圖像分析,提高圖像分析的準確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營蕪湖機械廠,未經國營蕪湖機械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65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