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型構建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64683.1 | 申請日: | 202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26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賴喆;張杰毅;楊洪旗;張玲杰;聶國健;潘勇;葛智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賽寶實驗室))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鄧丹 |
| 地址: | 5113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型 構建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涉及一種模型構建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存儲介質和計算機程序產品。所述方法包括:獲取系統功能設計模型;獲取系統功能設計模型中的設計模型建模元素與對應的故障傳遞模型的故障模型元素之間的元素對應關系;將系統功能設計模型解析為預設語言格式數據,并根據元素對應關系對系統功能設計模型中的設計模型建模元素進行元素轉換,獲得對應的故障傳遞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夠提高測試性建模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裝備故障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模型構建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存儲介質和計算機程序產品。
背景技術
隨著裝備故障測試技術的發展,裝備的集成度和復雜度顯著提高,裝備發生故障的概率也隨之增加,因此出現了模型構建技術,根據構建的測試性模型對故障進行自動排查,進而提高了裝備的測試性水平。
傳統技術中,測試性模型是包括信號流圖模型、多信號流圖模型和故障傳遞模型等多種類型的模型。故障傳遞模型是測試性模型的一種,但同時故障傳遞模型還可以用來做可靠性分析。建立測試性模型時,以多信號流圖模型為核心,分析得到故障-測試相關性矩陣,進行測試性分析的技術方案應用最為廣泛。該方案首先通過對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分析,提取測試性建模的相關信息,建立系統的多信號流圖模型。
然而,傳統方法中,故障傳遞模型完全由測試性設計師或通用質量特性設計師構建,與前期建立的系統功能設計模型缺乏聯系(系統功能設計模型是區別于測試性模型和故障傳遞模型的另一大類模型),模型及模型相關參數的一致性難以保持一致,規范性較差,導致測試系統全壽命周期設計迭代過程中測試性建模分析工作重復度高,效率低。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測試性建模效率的模型構建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和計算機程序產品。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模型構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系統功能設計模型;
獲取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中的設計模型建模元素與對應的故障傳遞模型的故障模型元素之間的元素對應關系;
將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解析為預設語言格式數據,并根據所述元素對應關系對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中的設計模型建模元素進行元素轉換,獲得對應的故障傳遞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模型構建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設計模型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系統功能設計模型;
對應關系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中的設計模型建模元素與對應的故障傳遞模型的故障模型元素之間的元素對應關系;
傳遞模型生成模塊,用于將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解析為預設語言格式數據,并根據所述元素對應關系對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中的設計模型建模元素進行元素轉換,獲得對應的故障傳遞模型。
第三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設備。所述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以下步驟:
獲取系統功能設計模型;
獲取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中的設計模型建模元素與對應的故障傳遞模型的故障模型元素之間的元素對應關系;
將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解析為預設語言格式數據,并根據所述元素對應關系對所述系統功能設計模型中的設計模型建模元素進行元素轉換,獲得對應的故障傳遞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賽寶實驗室)),未經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賽寶實驗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46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