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DD電極的電解模組及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64023.3 | 申請日: | 2022-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147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寶;趙小玻;徐金昌;曹延新;王曉玲;張鑫維;劉明昭;張敬群;訾蓬;王傳奇;魏華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欣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江西欣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B9/23 | 分類號: | C25B9/23;C25B11/03;C02F1/461;C02F1/4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5 | 代理人: | 洪秀鳳 |
| 地址: | 250200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dd 電極 電解 模組 水處理 系統 | ||
1.一種基于BDD電極的電解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模組包括水流導向模塊和電解模塊;
其中,所述電解模塊設置于水流導向模塊內;
所述電解模塊包括BDD電極,所述BDD電極包括主體部和設置于主體部兩側的若干分支部,所述主體部及其兩側的若干分支部構成魚刺狀結構;
所述水流導向模塊包括主入水導向管、與主入水導向管連通且側面垂直于主入水導向管的腔體、與腔體和主入水導向管連通且與腔體的連通端垂直于腔體上下表面的分入水導向管;
所述電解模塊設置于腔體內且與腔體的上下表面平行,魚刺狀結構的BDD電極尾部遠離主入水導向管方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模組,其特征在于,相鄰分支部之間的間距為0.05mm-2.5mm,各分支部的寬度為0.05mm-10mm,各分支部與主體部之間的朝向魚刺狀結構尾部的夾角為0-9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模組,其特征在于,BDD電極為在魚刺狀結構的襯底上沉積摻硼金剛石膜后制得的BDD電極;襯底的材質選自鈦、鈮、鉭、鎳、單晶硅、多晶硅、碳化硅單晶、碳化硅陶瓷、氮化硅單晶、氮化硅陶瓷中的一種;襯底通過金剛石線切方法加工而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BDD電極包括作為陽極的BDD電極和作為陰極的BDD電極,作為陽極的BDD電極和作為陰極的BDD電極之間設置有離子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入水導向管與主入水導向管的管徑比為1:1-1:2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入水導向管的水流由具備脈沖控制特性的開關控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入水導向管與腔體連通的一端為圓管式、鴨嘴式或分液式結構。
8.一種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處理系統包括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解模組,所述水處理系統還包括過濾模組和氣液混合模組,電解模組位于過濾模組和氣液混合模組之間,電解模組與過濾模組通過入水通道連通,電解模組與氣液混合模組通過出水通道連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模組為具備反沖功能的過濾模組,過濾模組的過濾膜孔徑為0.2-75μm;
所述氣液混合模組的氣液混合方式采用微孔曝氣和/或螺旋混氣;
所述過濾模組和電解模組之間的入水通道截面積與電解模組和氣液混合模組之間的出水通道截面積之比為1:3-2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欣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江西欣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欣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山東)有限公司;江西欣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402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滑動窗編碼的房顫發生起止點的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織物表面毛球清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