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62323.8 | 申請日: | 202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66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益;陳俊;鐘雨婷;高寒;孫路易;余承瑄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L27/18 | 分類號: | A61L27/18;A61L27/20;A61L27/22;A61L27/54;C07K14/435;C07K1/34;C07K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66 | 代理人: | 金利琴 |
| 地址: | 20004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載藥絲 蛋白 人工 肩袖補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包括肩袖補片本體,所述肩袖補片本體由上至下包括:上絲蛋白負載抗炎藥物層;上絲蛋白層;補片基底層;下絲蛋白層;和下絲蛋白負載抗炎藥物層。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隨著絲蛋白的降解緩慢釋放肝素,實現早期抑制炎癥反應,在修復期促進組織再生達到促進移植物整合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組織修復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肩袖撕裂可引起關節疼痛、功能減弱、僵硬和活動范圍限制,并使社會承擔巨大的經濟負擔。巨大肩袖撕裂是指撕裂口>5cm或者累及≥2根肌腱的肩袖損傷,目前治療以手術修復為主。部分患者術后肩關節功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再撕裂率較高,可達15%~94%。再撕裂的原因與撕裂大小、血液供應、脂肪浸潤、年齡、吸煙和肌肉萎縮等因素相關。有研究表明撕裂大小與再撕裂相關性較大,因為張力是導致肩袖修補手術失敗的一項重要原因,因此巨大肩袖撕裂的手術方式仍然是一大難題,需要設計更好的方法來避免再撕裂的發生。應用肩袖補片替代缺損的肌腱,進行無張力或微張力修復被認為能夠促進愈合,降低再撕裂的發生。
目前臨床應用的肩袖補片包括自體來源的闊筋膜或股四頭肌補片,異體或異種來源的脫細胞真皮補片以及人工合成材料補片(PET、PTFE、PGA等)。自體移植物應用廣泛,但存在供區病損的問題。同種異體移植物來源較廣泛,不必犧牲自體組織,但存在異體反應、愈合時間長以及宿主攜帶疾病等風險。人工移植物生物力學方面有優勢,但存在異物反應或局部炎癥等問題。因此改進人工移植物性能,降低異物反應或炎癥反應,促進人工移植物整合是人工補片研發的關鍵科學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及其制備方法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及其制備方法,隨著絲蛋白的降解緩慢釋放肝素,實現早期抑制炎癥反應,在修復期促進組織再生達到促進移植物整合的作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包括肩袖補片本體,所述肩袖補片本體由上至下包括:
上絲蛋白負載抗炎藥物層;
上絲蛋白層;
補片基底層;
下絲蛋白層;
和下絲蛋白負載抗炎藥物層。
補片優異的力學性能,早期釋放肝素抗炎,長期絲蛋白促進組織再生。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中,所述補片基底層為PET補片層。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肩袖補片本體四周的縫合區,其上具有若干縫合孔以與待修復部位縫合。
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將經過預處理的PET補片浸泡在濃度為4wt%的再生絲蛋白溶液中,浸泡溫度為37℃,浸泡時間為1h,之后轉移至乙醇蒸汽中熏蒸6h,并室溫干燥至衡重,重復n次,n>1;
之后浸泡在肝素/再生絲蛋白混合溶液中,浸泡溫度為37℃,浸泡時間為1h,轉移至乙醇蒸汽中熏蒸6h,室溫干燥至衡重,重復m次,m大于1,得到人工肩袖補片半成品;
將結合肽絲蛋白電紡纖維膜覆蓋在所述人工肩袖補片半成品上,得到人工肩袖補片成品。
優選的是,所述的基于載藥絲蛋白的人工肩袖補片的制備方法中,所述PET補片預處理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23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