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海底觀光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61514.2 | 申請日: | 202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48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常海超;杜耀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C11/52 | 分類號: | B63C11/52;B63C9/00;F03G7/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杰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海底 觀光 平臺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海底觀光平臺,水下觀光平臺包括環形構架、觀光走廊、螺旋走廊、中心支撐柱和觀光橫向平臺;環形構架的上表面與浮體連接;觀光走廊安裝于環形構架的下表面,觀光走廊包括間隔分布于環形構架下表面并相互連通的觀光艙室、游客艙室和滑道艙室,其中,游客艙室與滑道艙室背靠背安裝,且游客艙室與滑道艙室之間設置有彈射裝置,用于在緊急情況下將游客艙彈射至海水中;中心支撐柱豎向布置,其上端與浮體連接,下端與觀光橫向平臺連接;螺旋走廊的上端與觀光走廊連通,螺旋走廊隨著中心支撐柱盤旋向下,其下端與觀光橫向平臺連通。本發明是以海底觀光為主要作用的海洋設施,同時能實現戰時躲避、惡劣天氣避險等多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上大型人工浮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多功能海底觀光平臺。
背景技術
21世紀是海洋的時代,遼闊的海洋不僅蘊藏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也為人類創造了無盡的旅游資源。隨著科技的發展,陸地空間越發擁擠,已經不能滿足人類更好的需求,而海洋空間開發很少,未來人類對海洋的開發將是主要方向。為減輕南海財政壓力以及更好地滿足旅游需求,現需設計一種具有一定能力自持的、搭建與拆卸方便、具有戰時躲避功能以及(海洋惡劣情況時)幫助浮體穩固功能的建筑設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空白,提供多功能海底觀光平臺,該平臺承擔的主要功能是觀光,在觀光的基礎上實現惡劣天氣避險、戰時躲避、逃生等多功能。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提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功能海底觀光平臺,所述多功能海底觀光平臺包括環形構架、觀光走廊、螺旋走廊、中心支撐柱和觀光橫向平臺;所述環形構架的上表面與浮體連接;所述觀光走廊安裝于環形構架的下表面,觀光走廊包括間隔分布于所述環形構架下表面并相互連通的觀光艙室、游客艙室和滑道艙室,其中,所述游客艙室與滑道艙室背靠背安裝,且游客艙室與滑道艙室之間設置有彈射裝置,用于在緊急情況下將所述游客艙彈射至海水中;所述中心支撐柱豎向布置,其上端與浮體連接,下端與所述觀光橫向平臺連接;所述螺旋走廊的上端與所述觀光走廊連通,螺旋走廊隨著所述中心支撐柱盤旋向下,其下端與所述觀光橫向平臺連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滑道艙室背部與游客艙室接觸的一面安裝有滑道,所述游客艙室背部與滑道艙室接觸的一面安裝有可沿所述滑道移動的行走機構。
上述方案中,所述彈射裝置包括安裝于所述滑道端部的彈射推進器和推進器軌道,所述彈射推進器和與之接觸的游客艙室的溝槽抵觸,彈射推進器利用滑道艙室內的電能沿著推進器軌道推動游客艙室沿著滑道移動。
上述方案中,所述彈射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游客艙室尾部的尾部動力裝置,所述尾部動力裝置用于在彈射推進器與游客艙室脫離后驅動游客艙室在水中行進。
上述方案中,所述滑道艙室背面還安裝有彈簧鎖,正常情況下所述彈簧鎖鎖緊所述滑道艙室與游客艙室,在緊急情況下所述彈簧鎖解鎖,便于所述游客艙室的彈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觀光艙室內設置上通道和下通道,其中上通道與浮體連通,上通道與下通道之間設置電梯和盤旋走道;所述觀光艙室底部設置一段弧底。
上述方案中,所述游客艙室包括載水游客艙、載客艙和設備艙;所述載水游客艙包括內外兩個不連通的空間,內層空間為內層游覽通道,并與相鄰艙室連通,外層空間為外層載水艙,外層載水艙內設置有待激活的海水激活電池,在游客艙需要彈射出去時,海水灌入外層載水艙,海水激活所述海水激活電池產生電能,為整個游客艙室及尾部動力裝置提供電能;所述載客艙內設有緊急救生裝置、扶手和安全椅;所述設備艙設置所述尾部動力裝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走廊內部中間設有觀光車通道,觀光車通道兩旁設置人行道,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供上下車的車站,設有車站的艙節為觀光車停靠艙節,其余艙節為觀光車運行艙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615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