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骨痛的外用膏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51121.3 | 申請日: | 202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248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郝翠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郝翠娟 |
| 主分類號: | A61K9/06 | 分類號: | A61K9/06;A61K36/732;A61P29/00;A61P1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錢學宇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外用 膏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骨痛的外用膏劑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治療骨痛膏劑技術領域;為了對骨痛進行緩解;該外用膏劑具體包括以下成份:蒼術;木瓜;川芎;黨參;附子;肉桂;杜仲;懷牛膝;甘草;防風;當歸;該外用膏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制備用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后進行干燥;將干燥后的原料利用研磨設備進行研磨處理。本發明通過將上述藥材混合后進行處理后制備膏劑后進行外用,從而可以對風濕骨痛進行有效緩解,利用各種藥材本身的功效之間相輔相成,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將水相物和油相物之間進行混合攪拌,避免兩者之間出現分層現象,通過將攪拌速率維持在同一方向,使得制得的基質整體更加地細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治療骨痛膏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骨痛的外用膏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風濕骨病是風寒濕邪侵入人體所致,導致筋脈阻塞不通,從而引起人體關節和肌肉部位出現酸痛和不適,為了對風濕骨痛進行緩解,目前對骨痛緩解的方式通常采用在身體表面進行膏劑的外涂,膏劑采用中藥和基質進行混合產生,利用中藥滲入到皮膚內部,從而可以有效對骨痛進行緩解。
經檢索,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201510069054.8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骨痛的外用膏藥及其制備方法。該治療風濕骨痛的外用膏藥包括大黃,王不留行,乳香,沒藥,當歸,細辛,五靈脂,川芎,鹿仙草,鹿角霜,透骨草,威靈仙,紅娘子,豨仙草,獨活,枳實,牛蒡子,血余炭,麝香。
上述專利中的一種治療風濕骨痛的外用膏藥及其制備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膏藥在制備的過程中所需的加熱的時間較長,要求的溫度較高,使得制備條件較為苛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治療骨痛的外用膏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骨痛的外用膏劑,由以下重量份組成:
蒼術3-6重量份;木瓜1-3重量份;川芎3-5重量份;黨參0.5-1重量份;附子1-2重量份;肉桂5-7重量份;杜仲8-10重量份;懷牛膝0.3-0.8重量份;甘草0.2-0.6重量份;防風2-5重量份;當歸0.7-1.2重量份;
所述治療骨痛的外用膏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制備用所需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后進行干燥;
S2:將干燥后的原料利用研磨設備進行研磨處理;
S3:加入部分基質或液體將原料研磨至糊狀物;
S4:加入其余的研磨基質進行再次研磨;
S5:將研磨后的成品導出;
所述S3步驟中的基質類型為O/W型乳劑型,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31:將油相物置于水浴容器內,利用水浴對油相物進行加熱,加熱過程中進行攪拌,加熱溫度為70-75℃;
S32:將水相物置于另外一組水浴容器內,水浴溫度區間為75-80℃;
S33:將水相物在不斷攪拌作用下加入到油相物內,利用水浴保證溫度處于恒溫狀態,接著將其在常溫下進行冷凝;
所述S31中的油相物成分包括硬脂醇和白凡士林;
所述S32中的水相物的成分包括甘油和尼伯金乙脂;
所述油相物和水相物的用量比例為水相物大于油相物。
優選的:由以下重量份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郝翠娟,未經郝翠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511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負極極片補鋰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止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