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餐廚垃圾與生活垃圾協同熱解處理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50951.4 | 申請日: | 202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844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濤;高徐軍;高麗娟;韓曉峰;寇曉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5/00 | 分類號: | F23G5/00;F23G5/02;F23G5/027;F23G5/033;F23G5/14;F23G5/44;F23G5/46 |
| 代理公司: | 西安乾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59 | 代理人: | 胡思棉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生活 協同 處理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餐廚垃圾與生活垃圾協同熱解處理系統及方法,包括餐廚垃圾預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混合系統、污水處理裝置、垃圾熱解系統、余熱利用系統、煙氣凈化系統;通過對餐廚垃圾預處理后與生活垃圾混合后熱解氣化,將熱解氣化的燃氣燃燒作為輸出能源利用,同時將各個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垃圾、濃縮液及毛油全部進行熱解氣化,產生的各種有害液體、氣體進行無害化處理達標排放,將產生低品位熱能通過熱交換作為系統運行的熱能回收利用;通過能源梯級利用,最大程度的實現能源利用,減少排放。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垃圾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餐廚垃圾與生活垃圾協同熱解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垃圾處理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餐廚垃圾常規處理技術包括飼料化、堆肥、厭氧發酵等,生活垃圾常規處理技術有衛生填埋、焚燒發電、熱解氣化等。在上述適用于餐廚垃圾、生活垃圾處理的技術中,由于垃圾種類的不同,處理要求不同,通常單獨使用,且多為處理單一垃圾種類。
面對城鄉用地指標日益趨緊、單一垃圾原料處理問題弊病多等問題,垃圾處理逐漸走向集約化、協同化處理的發展道路,如何實現多種有機垃圾的協同處理,解決單一垃圾原料處理時存在的問題和弊病,是當前固廢處理領域廣泛關注的問題。
具體針對居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餐廚垃圾與生活垃圾,如何實現兩種垃圾的協同處理,提高處理系統集成程度、節約土地資源、降低工程投資、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垃圾處理效率,達到建設一個項目,實現多種垃圾處理的目的,是目前餐廚垃圾、生活垃圾處理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
發明內容
餐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含水率不同,統計數據顯示餐廚垃圾含水率比生活垃圾的含水率高近一倍甚至更高。高含水率導致處理過程能耗過高,處理時長加大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協同處理系統和方法,使餐廚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合時,餐廚垃圾含水率與生活垃圾接近,降低處理能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餐廚垃圾與生活垃圾協同熱解處理系統,包括餐廚垃圾預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混合系統、污水處理裝置、垃圾熱解系統、余熱利用系統、煙氣凈化系統;
餐廚垃圾預處理系統對餐廚垃圾進行固液分離,將固相餐廚垃圾物料送至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混合系統與生活垃圾混合,將液相物料進行提油處理;
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混合系統將生活垃圾和預處理后的餐廚垃圾混合堆放;
垃圾熱解系統對混合的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經提油處理的油相物料、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混合系統中的滲濾液的濃縮液進行熱解氣化并將產生的燃氣燃燒后產生的電能或熱能作為能源輸出利用;
余熱利用系統將燃氣燃燒后的高溫煙氣與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混合系統處的常溫空氣熱交換后回饋給熱解處理系統;
污水處理裝置對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混合系統的滲濾液經濃縮后的上清液及餐廚垃圾提油處理后的水相物料進行無害化處理;
煙氣凈化系統凈化對垃圾熱解系統產生的煙氣進行除塵、脫氯、脫硫、脫銷、二噁英脫除等凈化達標處理。
優選地,餐廚垃圾預處理系統,包括接收裝置、破碎裝置、第一固液分離裝置、第二固液分離裝置、提油裝置、餐廚垃圾輸送裝置;
接收裝置,將接收的餐廚垃圾送至破碎裝置中進行破碎;
第一固液分離裝置,將破碎后的餐廚垃圾脫水,得到漿液和固體餐廚垃圾;
第二固液分離裝置,將脫水后的漿液進一步固液分離后,得到固體餐廚垃圾和液相物料;
提油裝置,將固液分離后的液相物料進行提油處理,使油水分離,得到油相物料和水相物料,水相物料送至污水處理裝置無害化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509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星載激光測量裝置
- 下一篇:掛燙機熨燙方法、控制裝置、掛燙機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