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50371.5 | 申請日: | 202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844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柏鄉縣熱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K3/00 | 分類號: | F23K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創博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戴鵬 |
| 地址: | 055450 河北省邢臺***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生物 冷卻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包括水平進料口,所述水平進料口的上方安裝有密封風口,且水平進料口的一端設置有斜溜管段,所述斜溜管段的一側安裝有冷卻風室,且冷卻風室的底端開設有進風口,所述冷卻風室的一側位于斜溜管段的底端設置有撥料風口。該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所述撥料風口的開口位置與斜溜管段的底端連通,首先,能夠有效的防止煙氣反躥;其次,能夠有效防止因靠近鍋爐溫度較高燒毀給料裝置,同時,利用撥料風口,能夠起到撥料的作用,松動了進入鍋爐的燃料,又起到燃料被均勻的撥至爐膛,有利于燃燒穩定,最后,本裝置適用于各種生物質燃料,適應性強,在使用時具有較好的使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質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
背景技術
生物質是指非化石能源且能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質,源于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包含農業、林業及相關工業的產品、副產品、殘留物、廢棄物以及非化石和可生物降解的工業、生物垃圾中的有機成分,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系統是一種作用較為廣泛的生物質處理系統,在生物質的再利用方面具有突出作用,現有的生物質直推給料裝置在使用時存在一定的麻煩,常規生物質給料采用斜溜管或者直推,采用斜溜管方式容易堵塞,采用直推方式容易躥煙、燒毀給料口,并且不利于燃料均勻進入,無法實現撥料;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在該區域內的設備,能夠適用于各種生物質燃料,適應性強,可有效解決竄煙、堵塞、撥料、防止裝置燒毀等作用。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包括水平進料口,所述水平進料口的上方安裝有密封風口,且水平進料口的一端設置有斜溜管段,所述斜溜管段的一側安裝有冷卻風室,且冷卻風室的底端開設有進風口,所述冷卻風室的一側位于斜溜管段的底端設置有撥料風口。
優選的,所述撥料風口的開口位置與斜溜管段的底端連通。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首先,密封風經密封風口進入給料裝置,起到密封作用,能夠有效的防止煙氣反躥;其次,冷卻風經進風口進入冷卻風室,再經撥料風口進入給料裝置,冷卻風室對給料裝置進行冷卻,同時防止因靠近鍋爐溫度較高燒毀給料裝置,同時,利用撥料風口,能夠起到撥料的作用,松動了進入鍋爐的燃料,又起到燃料被均勻的撥至爐膛,有利于燃燒穩定,最后,本裝置適用于各種生物質燃料,適應性強,可有效解決竄煙、堵塞、撥料、防止裝置燒毀等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平進料口;2、密封風口;3、冷卻風室;4、斜溜管段;5、撥料風口;6、進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生物質的自冷卻直推給料裝置,包括水平進料口1,水平進料口1的上方安裝有密封風口2,且水平進料口1的一端設置有斜溜管段4,斜溜管段4的一側安裝有冷卻風室3,且冷卻風室3的底端開設有進風口6,冷卻風室3的一側位于斜溜管段4的底端設置有撥料風口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柏鄉縣熱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柏鄉縣熱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5037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