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資源化處理的方法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49634.0 | 申請日: | 202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16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朱立新;戚楠;沈楠;沈井然;嚴博;鄧宗義;韓文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沿江資源生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0 | 分類號: | C02F9/10;C02F103/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陳建和 |
| 地址: | 210032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氨酯 行業 工藝 廢液 資源 處理 方法 設備 | ||
一種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無公害資源化處理方法,先將收集到的全部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進行予處理,包括除去機械雜質、工藝雜質和游離水,再采用化學脫色的方法脫去廢液中的色質和異味,采用負壓蒸餾的方式除去多余的水份,最后得到可用于生產工業加工用油的基礎原料醇醚混合液;對全部的工藝廢液,采用多種方式除去機械雜質和工藝雜質;對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中需要脫色除異味的部分料進行脫色除異味處理;將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中需要脫去多余水份的部分料進行脫水處理。本發明可節約大量的石油化工資源。多工藝之間交叉進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回收處理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提出了一套綜合多種手段的無公害、資源化處理工藝,用來處理粘稠的、棕黑色、散發出異味的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并得到可用于生產水性工業用油的替代原料。
背景技術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企業的工藝廢水集中處理點,那些貯槽、水池的液面上漂浮著一層油狀物質,這些油狀物質都要經過集中處理點后送往廢物處理中心集中處理掉,處理方式不外乎是焚燒。這些簡單的處理方式所帶來的無非更多的資源浪費和大氣中增加更多的廢氣。且不說處理的效果如何,單是處理這些有機污水的費用就是工廠一筆很大的支出。簡單的處理方式使得在這種水體中許多有用的物質都化為烏有。如PU行業的許多排放液:
聚醚聚氨酯生產工廠廢液中部分組成物的性質
世上本無垃圾,只是擺錯了地方。如上有針對性的收集了一些這樣的廢物的樣品,做過一些嘗試,不同的污水采用不同的工藝和辦法,都可以從這些樣品中分離可利用的物質。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排放液體,總結了對一家從事聚醚聚氨酯生產工廠的工藝廢液所進行資源化利用試驗的工作而總結出的。在聚醚聚氨酯行業工廠的工藝廢水中富含聚酯類、多元醇類物質,而這些物質大多具有水溶性,從工廠的各處排放、排污口排出,在整個過桯中又加上其它工業廢料、機械雜物,形成了一種粘稠的、散發出異味的黑色液體。這種工藝廢水中富含了大量的聚酯類、多元醇類物質,回收好了可得以重復利用,可節約大量的石油化工資源。不回收、一燒了之,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在這個回收處理工藝中,應用了幾種方法,多工藝之間交叉進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回收處理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種針對聚醚聚氨酯生產工廠的工藝廢液所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的思路與方法,解決了工廠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廢液處理難題。現有PU行業的工藝廢液中所含的物質都是有機原料、溶劑和表面活性劑類物質。品種多而每一單體的含量卻很少,不值得去做進一步的精制分離。但除去了工藝廢液中所含的各種雜質并進行適當的處理后還是可以進行利用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無公害資源化處理方法,先將收集到的全部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進行予處理,包括除去機械雜質、工藝雜質和游離水,再采用化學脫色的方法脫去廢液中的色質和異味,采用負壓蒸餾的方式除去多余的水份,最后得到可用于生產工業加工用油的基礎原料醇醚混合液(以下簡稱產品)。對全部的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采用多種方式除去機械雜質和工藝雜質。
對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中需要脫色除異味的部分料進行脫色除異味處理。
將聚醚聚氨酯行業工藝廢液中需要脫去多余水份的部分料進行脫水處理。
實施方式:工藝廢液進蒸餾釜,在高溫負壓條件下將廢液中的水份除去。工藝條件按產品的要求設定:溫度常溫~200℃;壓力-0.050~-0.098Mpa;整個工藝單元操作為間歇式進行,或為連續式進行;
采用全流程工藝,對工藝廢液進行處理。全流程的原則流程簡圖見附件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沿江資源生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沿江資源生態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496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