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49256.6 | 申請日: | 202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10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廖勇;王磊;伍家河;宋明階;石元會;張華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經緯有限公司;中石化經緯有限公司江漢測錄井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6 | 分類號: | E21B43/26;E21B43/30;E21B47/00;E21B47/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潔;劉代樂 |
| 地址: | 100029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應 密集 井眼防碰 施工 方法 | ||
1.一種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工前復測鄰井的井口坐標、海拔、地磁參數,并進行防碰掃描,若將要施工的井滿足防碰要求,則開始施工,否則進行靶點調整;
施工時,以設定的測點間距隨鉆監控井眼軌跡,若兩井空間距離或分離系數不滿足防碰要求,則進行預警,并進行繞障施工;
其中,所述防碰要求為基準井與相鄰井進行防碰掃描后分離系數小于1.5或與相鄰井空間最近距離大于防碰距離參照表中的防碰安全距離;
所述防碰距離參照表為根據施工區域壓裂對孔隙壓力波及范圍和壓裂對坍塌壓力的影響范圍預先得到的參照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區域的壓裂對孔隙壓力波及范圍和壓裂對坍塌壓力的影響范圍均根據鉆井動態孔隙壓力求取模型分析得到,所述鉆井動態孔隙壓力求取模型為
Ppd=σv-[(A×ebVp/Vs+C×edu)-E×ebVp/Vs×efK”];
其中,A、b、C、d、E、f為區域常數,Vp為縱波速度,Vs為橫波速度,u為泊松比,K″為地層滲透率變化率,在鉆井過程中,K″取地層滲透率與基質滲透率的比值,在壓裂后,K″取壓裂改造后等效滲透率與地層滲透率的比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包括:
計算施工區域多個歷史鉆井的鉆井動態孔隙壓力,分析得到不同井距、裂縫參數下的壓裂對地層力學特征的影響規律;
根據所述壓裂對地層力學特征的影響規律,得到壓裂對孔隙壓力波及范圍和壓裂對坍塌壓力的影響范圍;
所述壓裂對孔隙壓力波及范圍包括沿井筒長度方向的孔隙壓力波及距離、沿井筒縫長方向的孔隙壓力波及距離、沿垂向的孔隙壓力波及距離;
所述施工區域的壓裂對坍塌壓力的影響范圍包括沿井筒的縫長方向坍塌壓力不受影響的范圍和沿井筒長度方向坍塌壓力不受影響的范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參照表根據井的深度,將井沿縱向劃分為深度逐漸增加的若干個井段,并隨著井段的深度增加,其對應的防碰安全距離逐漸變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繞障施工指以小于3°/30m的全角變化率、不大于5°的井斜,繞障軌跡為緩增式過度圓弧曲線的軌跡施工。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為了得到壓裂對地層力學特征的影響規律,還包括:
結合頁巖氣水平井分段壓裂的工藝與裂縫形態,將每一級壓裂形成的主裂縫、微裂隙用平面上用一個橢圓形裂縫區來簡化表示,并根據微地震解釋數據,每一級壓裂裂縫區的半縫長設為200m,縫寬設為2m,構建壓裂裂縫對孔隙壓力分布影響的幾何模型,該幾何模型的長度為施工區域常規的水平井水平段長;
構建孔隙流體滲流的數學模型;
結合所述幾何模型和數學模型,分別對施工區域均勻滲透率條件下和非均勻滲透條件下單條縫對地層壓力的影響規律、多裂縫對地層壓力的影響規律進行分析,得到壓裂對地層力學特征的影響規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碰距離參照表包括:
井段0-500m時,防碰撞安全距離為≥5m;
井段500-1000m時,防碰撞安全距離為≥10m;
井段1000-1500m時,防碰撞安全距離為≥20m;
井段1500-2000m時,防碰撞安全距離為≥30m;
井段2000-3000m時,防碰撞安全距離為≥40m;
井段3000-4000m時,防碰撞安全距離為≥60m;
井段4000m時,防碰撞安全距離為≥80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于密集井眼防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定的測點間距≤10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經緯有限公司;中石化經緯有限公司江漢測錄井分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經緯有限公司;中石化經緯有限公司江漢測錄井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4925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