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苯并呋喃酚IVB族金屬配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催化劑體系和烯烴聚合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46060.1 | 申請日: | 202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158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金強;張拂曉;張彥雨;焦棟;林小杰;王大林;陳冠良;丁明強;車傳亮;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F7/00 | 分類號: | C07F7/00;C07F7/28;C08F210/16;C08F4/642;C08F4/643;C08F4/6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呋喃 ivb 金屬 配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催化劑 體系 烯烴 聚合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二苯并呋喃酚IVB族金屬配合物及其制備方法,以及由該類金屬配合物組成的催化劑體系及催化烯烴聚合的方法。所述金屬配合物的結構如式I所示,M可為鈦、鋯或鉿。在鋁氧烷化合物、烷基鋁化合物和有基硼的活化下,該類配合物能夠高活性地催化乙烯/α?烯烴共聚,催化活性可以達到108g·mol?1(M)·h?1以上,聚合產物的分子量在10000?500000g·mol?1之間,分子量分布在2.0?4.0之間,具有很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烯烴聚合催化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二苯并呋喃酚IVB族金屬配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催化劑體系和烯烴聚合的方法。
背景技術
聚烯烴彈性體是一類具有窄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和均勻的短支鏈分布的熱塑性彈性體,由于其性能十分優越,其應用也越來越多。
烯烴聚合催化劑的研發和產業化是聚烯烴生產領域的關鍵環節,在市場對新型聚烯烴材料大量需求的驅動下,新型烯烴聚合催化劑的開發已經成為研究人員關注的熱點。目前,已經產業化的烯烴聚合催化劑主要有Ziegler-Natta催化劑,Phillips催化劑和茂金屬催化劑等。不同類型的催化劑各有優缺點,結合不同的聚合工藝分別用于不同牌號聚烯烴產品的生產,但大多數催化劑不能用于催化生產聚烯烴彈性體,尤其是負載型催化劑。
IVB族金屬配合物催化劑越來越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因為該類催化劑主要是均相體系,通過對配體的修飾能夠實現比傳統催化劑更高的催化活性,更易實現對聚合物微觀結構的調控。IVB金屬配合物催化劑主要有茂金屬催化劑及其衍生物(EP 0420436B1,US5064802)、FI催化劑(Chem.Lett.1999,10,1065,J.Am.Chem.Soc.2001,123,6847)、PI催化劑(Organometallics 2001,20,4793,J.Am.Chem.Soc.2004,126,12023)等。在茂金屬衍生物中限定幾何構型的催化劑具有優異的催化活性和共聚性能,但該催化劑耐溫性較差,在工業生產中成本較高,而且獲得聚合物分子量相對較低,因此該催化劑競爭力不高。而基于酚亞胺配體的FI催化劑同樣耐溫性較差,大部分催化劑共聚性能較差,被DOW用來催化生產OBC的硬段(共聚單體插入少的鏈段),因此不能直接用來生產POE。因此開發耐溫性能好、共聚性能良好的滿足工業上溶液聚合工藝的要求的催化劑是POE開發的前提。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二苯并呋喃酚IVB族金屬配合物,其可用作烯烴聚合催化劑,具有耐溫性高、活性高、共單體插入能力強的特點,具有很好的工業應用前景。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這種二苯并呋喃酚IVB族金屬配合物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原料廉價易得,合成簡單。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二苯并呋喃酚IVB族金屬配合物的催化劑體系,可任選地在助催化劑烷基鋁、烷氧基鋁或有機硼化物的活化下催化乙烯/α-烯烴共聚,尤其是催化乙烯與高級α-烯烴共聚,如1-辛烯等。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催化劑體系進行催化的烯烴聚合的方法。
為實現以上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地技術方案:
一種二苯并呋喃酚IVB族金屬配合物,其結構通式如式Ⅰ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460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