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綠色建筑工程項目政企合作的協同激勵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42730.2 | 申請日: | 2022-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172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群;田昌民;劉林;陳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11 | 分類號: | G06F17/11;G06Q10/06;G06Q50/08;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綠色 建筑 工程項目 政企 合作 協同 激勵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綠色建筑工程項目政企合作的協同激勵方法,利用他們通過協同合作產生的協同效應價值的雙向互惠特性來實現,這種雙向互惠特性可以讓政企雙方切身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效用,有利于雙方減少合作成本,滿足了雙方利益訴求目標,通過基于這種1+12的價值效應進行激勵,更能減少合作中的利益糾紛,提升合作動力。同時解決政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盲點問題,實現了政府只要以少的激勵投入就會產生較大的效益價值,提高建筑企業綠色建造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強化綠色建筑標桿企業的帶頭作用,增加綠色建筑運行標識性項目數量,更進一步地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綠色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綠色建筑工程項目政企合作的協同激勵方法。
背景技術
綠色建筑被稱為可持續建筑,是從規劃到設計、建造、運營、維護、翻新及拆除的整個建筑生命周期中對環境負責和對資源高效利用的建筑,這種具有節能環保、在建設過程中能夠減少物料浪費、可以實現90%以上的結構構件重復回收利用率、有效減少建筑垃圾等優點的綠色建筑,得到了國家政策大力支持。
現有的政府補貼方式主要有補貼、稅收等激勵措施,形式比較單一,還往往存在一些弊端。政府難以觀察到建筑企業真實的努力情況,只能通過企業主動呈交的關于在節能減排、能耗使用等方面綠色建筑工程項目的相關報告,來間接地判斷建筑企業是否進行了建筑的綠色化建設。且現有激勵的對象具有單向性,即只是一方激勵另一方,以一方利益虧損來滿足另一方的收益。這種激勵方式被動、效率低下,往往激勵效果不佳。不能使合作雙方都同時收益,另外還會出現利益糾紛,合作不快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實中綠色建筑工程項目的激勵政策激勵不足,導致綠色建筑標桿企業帶頭作用不強,綠色建材研發投入少,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項目數量不足等問題,提供一種基于綠色建筑工程項目政企合作的協同激勵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綠色建筑工程項目政企合作的協同激勵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政府和綠色建筑企業作為博弈主體,政府根據綠色建筑工程的任務目標出臺政策支持和引導,企業執行和實施對應的綠色建筑工程;
步驟2、分析博弈沖突原因,分別構建政府最大收益效益模型和建筑企業的最大收益效益模型,
具體地,博弈沖突最直接原因在于政府追求綠色建筑的整體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綠色建筑企業由于盈利天性,追求企業目標利益最大化。因此,政企雙方在綠色建筑項目上的各自利益訴求點不同。政府部門代表社會公眾群體利益投入努力出臺了很多推行綠色建筑的相關政策,是為了通過實施這些綠色政策來實現綠色環保目標,給社會公眾提供更多的綠色福利。但企業一方面,其目的是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而不考慮增進社會福利,另一方面,綠色減排工作往往屬于成本端,技術成本投入大,但收益見效慢,對于企業來說容易出現減排動力不足問題。因此政府就需要利用其強大的購買力,利用激勵手段來實現環保目標,即激勵綠色建筑企業積極響應綠色政策來實現綠色建筑項目推行政策的落實,進而實現社會公眾群體的綠色利益需求。
步驟3、分析綠色建筑工程,以確定即滿足建筑企業的利益又滿足政府追求綠色建筑的整體效益的合作點;
具體地,政府與綠色建筑企業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可達成持續性合作,實現政企雙方的效益產出。其約束條件就是能夠滿足政企雙方各自的利益訴求,實現讓綠色建筑企業以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則選擇合作行為,其結果也使政府的效用實現了最大。
步驟4、政府與綠色建筑企業基于合作點協商合作路徑,確定政府對應的激勵獎金以實現協同價值效應;
步驟5、政府根據確定的激勵獎金實施協同價值激勵,滿足各自利益目標訴求。
進一步地,步驟2的具體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工程學院,未經福建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427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