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33422.3 | 申請日: | 2022-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87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衡;商宸;韓海斌;楊超;蔣沛雯;蘇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2 | 分類號: | 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 31280 | 代理人: | 田敏 |
| 地址: | 20009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實時 船位 數據 南極 磷蝦 連續 捕撈 船舶 狀態 精細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船舶作業季節對各船位點的狀態通過VSM或AIS數據,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作業特點綜合判斷,見判斷公式(1):
(2)當航速和航向差處于閾值范圍內時,處于作業狀態,其中C為船位點的狀態,其中0為捕撈作業、1為波動姿態調整、2為高速航,v為當前航速,d為當前航向差,Vmin為設定的捕撈作業狀態航速最小值,Vmid為設定的捕撈作業狀態航速最大值,Vmax為設定的波動姿態調整狀態航速最大值,Dmin為設定的作業狀態航向差最小值-350°,Dmid為設定的非作業狀態航向差最小值-60°,Dmax為設定的作業狀態航向差最大值340°;
(3)采用比鄰穩態劃分法對狀態點進行修正,具體為,在時間序列內的船位點中,在較短單位時間內,點i前后相同較短單位時間內,存在較多的某船位狀態點的數量,則認為:
(4)其中Cfront為比點i時間早的狀態,Cback為比點i時間晚的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IS數據包括時間、位置、船速、航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捕撈作業為0.8節≤v<2.5節、-350°≤d≤34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波動姿態調整為2.5節≤v<4.7節、-350°≤d≤34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高速航行為4.7節≤v、-60°≤d≤34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比點i時間早的狀態Cfront由狀態(P1,P2,P3…Pi-1)中距離點i時間間隔最短、狀態最多的值確定,比點i時間晚的狀態Cback由狀態(Pi+1,Pi+2,Pi+3…Pn)中距離點i時間間隔最短、狀態最多的值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撈作業狀態航向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據南極磷蝦泵吸船作業特點、歷史經驗和多艘船全年遠洋平臺VMS數據時間間隔分析獲得。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業狀態航向差的最大值為340°,航向差中值為-60°最小值為-35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定的航速最小值和最大值根據泵吸船兩個月航向航速圖和多艘船全年統計數據分析獲得。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實時船位數據的南極磷蝦泵吸連續捕撈船舶狀態精細化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捕撈季節期間,去除船速為0或未檢出的點,在作業期內,所述船速最小值為0.1節,船速最大值為14.4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3342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