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菌包裝生產設備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30252.3 | 申請日: | 202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752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董建輝;徐應龍;繆宗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頻安印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41/10 | 分類號: | B65B41/10;B65B43/00;B65B51/10;B65B51/14;B65B61/06;B65B11/50;B65B1/30;B65B61/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聚信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馬尚偉 |
| 地址: | 6500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包裝 生產 設備 及其 方法 | ||
1.一種防菌包裝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菌包生產設備(100),所述防菌包生產設備(100)包括工作臺(200),所述工作臺(200)從左至右依次設有貼膜機構(101)、壓合烘干機構(102)、放料機構(103)、封口機構(104)、模切機構(105)和余料收卷機構(106);
所述貼膜機構(101)包括第一固定架(10111)、第二固定架(10112)和第三固定架(10113),所述第一固定架(10111)上軸承安裝有第一紙輥(10101)和第一導向輥組(10102),所述第二固定架(10112)上安裝有儲膠箱(10105)、分膠管(10104)和支撐輥組(10103),所述儲膠箱(10105)的底面連通有電磁閥(10106),所述分膠管(10104)的頂面中心處與所述電磁閥(10106)連通,所述第三固定架(10113)上設有膜輥(10108)和第二導向輥組(10109);
所述壓合烘干機構(102)包括第一壓合組(10201)、第二壓合組(10202)、第三壓合組(10203)、烘干機(10212)和外殼體(10213),所述外殼體(10213)呈拱門狀,所述第一壓合組(10201)、所述第二壓合組(10202)和所述第三壓合組(10203)的結構相同,且均從左至右依次設置于所述外殼體(10213)的內部,所述第一壓合組(10201)、所述第二壓合組(10202)和所述第三壓合組(10203)均包括第一壓合輥(10207)、第二壓合輥(10208),所述第一壓合輥(10207)設置于所述第二壓合輥(10208)的正下方,所述烘干機(10212)設置于所述外殼體(10213)的頂面,且所述烘干機(10212)的出風口與所述外殼體(10213)的內部連通;
所述第一壓合組(10201)、所述第二壓合組(10202)和所述第三壓合組(10203)均包括立柱(10204)、頂板(10206)和底板(10205),三組所述第一壓合輥(10207)和所述第二壓合輥(10208)的兩端均設有卡塊(10210),所述卡塊(10210)的兩側均卡合于對應的所述立柱(10204)之間,并與所述立柱(10204)滑動連接,三組所述第一壓合輥(10207)和所述第二壓合輥(10208)的一端均穿過對應的所述卡塊(10210)并套設有齒輪(10209),且同一壓合組中的兩個所述齒輪(10209)相互嚙合,三組壓合組中的所述第二壓合輥(10208)兩端的所述卡塊(10210)頂面均軸承安裝有螺紋銷,所述螺紋銷的頂端分別穿過所述頂板(10206)并固定連接有轉把(10211),所述頂板(10206)被所述螺紋銷穿過的孔槽內壁設有與所述螺紋銷相適配的內螺紋;
所述放料機構(103)包括第四固定架(10311)、第五固定架(10312)、第六固定架(10313)、第三導向輥組和放料底座(10301),所述放料底座(10301)設置于所述工作臺(200)的頂面且位于所述壓合烘干機構(102)的右側,所述第四固定架(10311)上設有儲料箱(10305),所述儲料箱(10305)的底面通過所述電磁閥(10106)連通有若干投料管(10310),所述第五固定架(10312)上軸承安裝有第二紙輥(10306)和第三導向輥組,所述第六固定架(10313)的頂端設有第一連接板(10309),所述第一連接板(10309)的底面靠近兩端處均設有第一液壓桿(10308),所述第一液壓桿(10308)的推動端設有第一熱熔機構(10307),所述放料底座(10301)的表面開設有若干通槽(10302),所述放料底座(10301)的頂面靠近兩端處均設有固定板(10303),所述固定板(10303)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放料底座(10301)的頂面靠近兩端處,所述通槽(10302)的內部均設有壓條(10304),且每個所述通槽(10302)內的所述壓條(10304)數量均為兩個,所述壓條(10304)豎直設置,且所述壓條(10304)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于兩個所述固定板(10303)的底面;
所述第四固定架(10311)設置于所述壓合烘干機構(102)的右側,所述投料管(10310)的數量與所述通槽(10302)的數量相同,每個所述投料管(10310)均設置于每個所述通槽(10302)的正上方,且每個所述投料管(10310)的底端均延伸至對應的所述通槽(10302)的內部且靠近所述壓合烘干機構(102)的一端處,所述第二紙輥(10306)設置于所述放料底座(10301)的正上方且靠近中心處,所述第一熱熔機構(10307)設置于所述放料底座(10301)的頂面且遠離所述儲料箱(10305)的一端,所述第一熱熔機構(10307)的底面設有第一熱熔條,所述第一熱熔條的數量比所述通槽(10302)數量多一個,且每個所述熱熔條分別設置于所述放料底座(10301)未開設所述通槽(10302)處的表面正上方,每個所述第一熱熔條的中心軸均與所述第二紙輥(10306)的中心軸垂直;
所述封口機構(104)包括第七固定架(10409)、第二連接板(10401)、第二熱熔機構(10403)和熱熔底座(10408),所述第二連接板(10401)水平設置于所述第七固定架(10409)的頂端,所述第二連接板(10401)的底面靠近兩端處均設有第二液壓桿(10402),所述第二液壓桿(10402)的推動端與所述第二熱熔機構(10403)的頂面固定連接,所述熱熔底座(10408)設置于所述第二熱熔機構(10403)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熱熔機構(10403)的底面靠近四角處均設有第一彈簧(10404),所述第一彈簧(10404)底端設有第一壓板(10405),所述第一壓板(10405)的表面開設有第一避讓槽(10406),所述第二熱熔機構(10403)的底面中心處設有第二熱熔條(10407),所述第二熱熔條(10407)設置于所述第一避讓槽(10406)的正上方且可穿過所述第一避讓槽(10406),所述第一避讓槽(10406)和所述第二熱熔條(10407)的中心軸與所述第二紙輥(10306)的中心軸平行;
所述模切機構(105)包括第八固定架(10510)、第三連接板(10501)、固定塊(10503)和模切底座(10508),所述第三連接板(10501)設置于所述第八固定架(10510)的頂端,所述第三連接板(10501)的底面靠近兩端處均設有第三液壓桿(10502),所述第三液壓桿(10502)的推動端與所述固定塊(10503)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10503)的底面設有若干模切塊(10504),所述模切底座(10508)設置于所述固定塊(10503)的正下方;
所述余料收卷機構(106)包括第九固定架(10601)、收卷輥(10602)和驅動電機(10603),所述收卷輥(10602)軸承安裝于所述第九固定架(10601)上,所述驅動電機(10603)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九固定架(10601)的一側,且所述驅動電機(10603)的輸出端通過傳動組與所述收卷輥(10602)傳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頻安印務有限公司,未經昆明頻安印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3025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