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節能建筑防水保溫屋頂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27640.6 | 申請日: | 202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15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鄧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曉濤 |
| 主分類號: | E04D11/02 | 分類號: | E04D11/02;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麥匯智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周雪峰 |
| 地址: | 264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節能 建筑 防水 保溫 屋頂 結構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型節能建筑防水保溫屋頂結構,涉及節能建筑領域。一種新型節能建筑防水保溫屋頂結構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結構層、找坡層、第一防水保溫層、找平層、第二防水保溫層和面層,所述找坡層與第一防水保溫層、第二防水保溫層與面層之間均設置有隔熱層;其能夠在不增屋頂厚度的同時鋪設多層防水保溫結構,且不增加額外施工機具,屋頂結構簡單,施工迅速,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能耗,并且有效改善屋頂的保溫防水性能,減少因雨水滲漏對建筑內部結構的損壞與侵蝕,極大程度地防止屋內熱輻射的散失和屋外熱輻射的進入,減少維修費用和空調的使用,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適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節能建筑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新型節能建筑防水保溫屋頂結構。
背景技術
節能建筑是指遵循氣候設計和節能的基本方法,對建筑規劃分區、群體和單體、建筑朝向、間距、太陽輻射、風向以及外部空間環境進行研究后,設計出的低能耗建筑。
目前,盡管我國已制定并正在推行著有關實施房屋建筑工程節能新工藝的行業管理性法律制度體系,且其中也已經含有相關的節能標準規范及指標,然而這些行業性的節能標準其內容很是籠統,沒法精準地應用到實際的房屋建筑節能工作中。其造成此類情況直接原因是:第一,房屋建筑工程的節能施工過程牽扯到節能工藝的諸多要素,并且關聯到多個專業學科,因此極不容易編制出一套科學強的執行標準。第二,目前實施的行業標準內容不具備堅實的技術依據作為支撐,缺乏相應的指導資料、圖示說明等,只是一些類似概念性的宣傳引導。第三,我國在擬定房屋建設工程節能性規范標準方面的經驗及技術比較滯后,其直接阻礙了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第四,房屋建筑節能型標準的擬合編制環節中缺乏相應的檢驗和審核,極難完整地應用到具體的房屋建設節能工作中。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面臨著資源短缺的問題,如何減少能源的消耗,實現更大節能效應就成為了每個行業發展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建筑業作為能耗大戶,實現建筑節能發展史必然趨勢。首先建筑節能可以降低因建筑使用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量,減少溫室效應,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節能減排。其次,我國建筑市場是以需求決定發展方向,目前人們對建筑性能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節能保溫就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基本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節能建筑防水保溫屋頂結構,其能夠在不增屋頂厚度的同時鋪設多層防水保溫結構,且不增加額外施工機具,屋頂結構簡單,施工迅速,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能耗,并且有效改善屋頂的保溫防水性能,減少因雨水滲漏對建筑內部結構的損壞與侵蝕,極大程度地防止屋內熱輻射的散失和屋外熱輻射的進入,減少維修費用和空調的使用,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適度。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新型節能建筑防水保溫屋頂結構,其包括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結構層、找坡層、第一防水保溫層、找平層、第二防水保溫層和面層,所述找坡層與第一防水保溫層、第二防水保溫層與面層之間均設置有隔熱層。
本發明在使用中,首先將結構層搭設于建筑物墻體上,構成封閉骨架,其次將結構層的結構施工完善,對排煙道、排水口等進行撐補和檢查;之后鋪設找坡層,找坡層驗收后鋪設第一防水保溫層,進行灌水等試驗后封坡開始施工找平層;在找平層上鋪設第二防水保溫層,再次進行灌水等試驗后開始施工隔熱層,隔熱層鋪設完成后最后封上面層;面層施工完成后找切割縫,填縫處理后第三次進行灌水試驗后進行驗收。
本發明在不增屋頂厚度的同時鋪設多層防水保溫結構,且不增加額外施工機具,屋頂結構簡單,施工迅速,有效地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能耗,而且有效改善屋頂的保溫防水性能,減少因雨水滲漏對建筑內部結構的損壞與侵蝕,極大程度地防止屋內熱輻射的散失和屋外熱輻射的進入,減少維修費用和空調的使用,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適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曉濤,未經鄧曉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276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