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冷電纜的生產工藝、水冷電纜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26140.0 | 申請日: | 202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46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京騁 | 申請(專利權)人: | 韋伯斯特感應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12 | 分類號: | H01B13/012;H01B13/22;H01B13/00;H01B7/42 |
| 代理公司: | 常州眾慧之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58 | 代理人: | 黃婧 |
| 地址: | 21313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冷 電纜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冷電纜的生產工藝、水冷電纜,所述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接頭具有中空內腔,所述接頭兩端開口,所述開口和所述中空內腔連通,所述接頭一開口處的端面上設置有多個插孔,所述插孔對應的接頭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多個凹槽;將所述多條導線的分別逐條嵌入多個導線套中并將多個嵌置好導線套的導線分別逐個插入所述多個插孔中以完成所述接頭和所述多條導線的連接,所述工藝降低了水冷電纜的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符合環保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感應電爐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水冷電纜的生產工藝以及一種水冷電纜。
背景技術
水冷電纜是連接感應爐線圈與中頻電源必不可缺的零件,由于中頻電源產生交變的電磁場,導電的物料放在感應圈中產生渦流,受到電阻作用從而部分電能在電纜傳輸過程也會產生熱量,因此該電纜必須采用水冷的方式冷卻。相較于傳統的水冷電纜制造方式,采用大量的釬焊工藝,在制造過程中需要使用乙炔和氧氣燃燒,在高溫條件下熔焊,需要消耗較多的焊條,不僅耗材昂貴而且會對銅絞線產生一定的氧化作用,大大影響其使用壽命,在此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廢氣體及煙霧,對工人健康和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這種復雜并且成本較高的傳統制造方法和工藝不適合當今的市場需求和國家環保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水冷電纜的生產工藝以及一種水冷電纜。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包括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冷電纜的生產工藝,所述水冷電纜包括有多條導線,所述多條導線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多條導線的外圍包裹有護套,所述護套的兩端分別和所述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固定,所述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提供所述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所述接頭具有中空內腔,所述接頭兩端開口,所述開口和所述中空內腔連通,所述接頭一開口處的端面上設置有多個插孔,所述插孔對應的接頭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多個凹槽;—S2:將所述多條導線的一端分別逐條嵌入多個導線套中并將多個嵌置好導線套的導線的一端分別逐個插入所述多個插孔中以完成所述第一接頭和所述多條導線的連接;—S3:將所述多條導線的另一端重復步驟S2以完成所述第二接頭和所述多條導線的連接;—S4:對所述多個凹槽所在的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外側壁施加壓力以將所述多條導線的兩端分別和所述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壓緊;—S5:將所述護套套在所述導線外圍并將所述護套兩端和所述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固定得到所述水冷電纜。
在一實施例中,步驟S4中,所述施加壓力包括有第一施壓過程和第二施壓過程,所述第一施壓過程將單個所述插孔內的導線和對應的插孔壓緊,所述第二施壓過程將所述多條導線整體壓緊。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2和步驟S3完成后,單條所述導線的直徑為11~12mm,所述多條導線的整體直徑為58~60mm。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施壓過程結束后單條所述導線的直徑為9.6~9.8mm,所述第二施壓過程結束后所述多條導線的整體直徑為56.5~57.5mm。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接頭包括有同軸設置的第一空心圓柱體和第二空心圓柱體,所述第二空心圓柱體的底面直徑大于所述第一空心圓柱體的底面直徑,所述插孔設置在所述第二空心圓柱體上。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空心圓柱體的內徑D1為25~30mm,外徑D2為63~65mm。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導線套的壁厚為0.4~0.6mm,所述導線套的長度為60~80mm。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凹槽設置在相鄰兩插孔的正中間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寬度d為2~4mm,所述多個插孔外切圓O1的直徑小于等于所述多個凹槽外切圓O2的直徑。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插孔沿所述端面周向均勻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韋伯斯特感應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經韋伯斯特感應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261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