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快速掃描的腦血流數據采集方法、系統及智能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26043.1 | 申請日: | 202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661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5 |
| 發明(設計)人: | 熊飛;丁旻昊;陳蘋;肖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德力凱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8/06 | 分類號: | A61B8/06;A61B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孫中勤;謝明暉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快速 掃描 血流 數據 采集 方法 系統 智能 終端 | ||
本申請涉及一種基于快速掃描的腦血流數據采集方法、系統及智能終端。腦血流數據采集方法包括:確定當前的待掃描區域中的掃描序列,基于掃描序列向掃描機構發送路徑規劃信息;獲取掃描機構發送的掃描結果,基于掃描結果確定腦血流數據信息和有效點集;判斷當前的待掃描區域內所有采集點是否均進行過掃描;若否,則執行路徑更新步驟;基于有效點集,確定區域更新策略,并按照區域更新策略對當前的待掃描區域進行更新,返回區域選定步驟。本申請利用根據實際掃描結果對待掃描區域進行動態調整的方式,減少掃描過程中對不能采集到血流信號的采集點進行掃描的時間浪費,具有提高三維腦血流數據采集的整體掃描速度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腦血流數據采集技術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快速掃描的腦血流數據采集方法、系統及智能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觀察人體腦血流,需要構建顱內三維腦血流模型,而在構建顱內三維腦血流模型時,需要使用超聲設備對觀察對象進行掃描,以采集三維腦血流數據。
現有技術中,如申請公布號為CN112043308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的一種顱內三維腦血流重建方法、存儲介質及超聲設備,其公開了一種顱內三維腦血流重建方法,該方法包括:獲取檢測對象顱內的三維腦血流數據,并將獲取到的三維腦血流數據劃分為若干數據層;根據用于檢測三維腦血流數據的超聲探頭的運動軌跡,確定每個數據層對應的插值數據;將各數據層對應的插值數據插入各數據層,以得到目標三維腦血流數據;基于所述目標三維腦血流數據,確定所述檢測對象對應的三維腦血流模型。
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發明人認為,三維腦血流數據通過超聲設備的探頭按照預設的運動軌跡對檢測對象的顱部進行掃描獲得,其中運動軌跡包含若干采集點,每個采集點均為探頭運動過程中采集數據的位置點。探頭自動對運動軌跡上所有的采集點進行遍歷,但是對于不同的檢測對象,其顱部的血管分布是不同的,導致運動軌跡上的所有采集點并不是每一個都能否采集到血流信號,對這部分采集點的大量掃描會降低三維腦血流數據采集的整體速度,影響數據采集和后續數據處理的時間周期,也會帶來增加探頭控制驅動模塊的負擔、縮短探頭控制驅動模塊的使用壽命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目的一是提供一種基于快速掃描的腦血流數據采集方法,具有提高數據采集掃描的整體效率的特點。
本申請的上述發明目的一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基于快速掃描的腦血流數據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區域選定:確定總規劃區域中的待掃描區域;
序列確定:確定當前的待掃描區域中的掃描序列,基于掃描序列向掃描機構發送路徑規劃信息,以使掃描機構對當前的掃描序列中的所有采集點進行掃描;其中,所述待掃描區域包括至少一個掃描序列,所述掃描序列包括至少一個未進行過掃描的采集點,各個所述掃描序列按照掃描順序依次參與掃描;
掃描分析:獲取掃描機構發送的掃描結果,基于掃描結果確定腦血流數據信息和有效點集;其中,所述腦血流數據信息包含當前的所述掃描序列中采集到的所有血流信號,所述有效點集內具有能夠采集到血流信號的采集點;
執行判斷:判斷當前的待掃描區域內所有采集點是否均進行過掃描,若是,則基于腦血流數據信息輸出數據采集結果;若否,則執行路徑更新步驟;
路徑更新:基于有效點集,確定區域更新策略,并按照區域更新策略對當前的待掃描區域進行更新,返回區域選定步驟;
其中,所述區域更新策略包括收縮策略和擴張策略;所述收縮策略用于收縮當前的所述待掃描區域的范圍;所述擴張策略用于擴張所述待掃描區域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德力凱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德力凱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260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