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及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24880.0 | 申請日: | 202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820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琴;應賽;牟佳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藍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吳娟 |
| 地址: | 4081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修復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包括防護框(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框(10)的內部安裝有多個第一間隔件(11)和多個第二間隔件(12),多個所述第一間隔件(11)橫向均勻排列在防護框(10)的內部,多個所述第二間隔件(12)縱向均勻排列在防護框(10)的內部,相對應的所述第一間隔件(11)和相對應的所述第二間隔件(12)形成第一限位容腔(101),形成的多個所述第一限位容腔(101)均勻分布在防護框(10)的內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容腔(101)的深度為4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框(10)上設置有多個第二限位容腔(104),多個所述第二限位容腔(104)均勻分布在防護框(10)的內部,所述第二限位容腔(104)的深度為第一限位容腔(101)深度的1/2,所述防護框(10)的內部固定連接有護坡網(103),所述護坡網(103)位于多個第二限位容腔(104)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防護框(10)四周的第一限位容腔(101)的內部均分別安裝有防護套(1011),所述防護套(1011)與第一限位容腔(101)呈傾斜設置,所述防護套(1011)固定嵌套在相對應第一限位容腔(101)的內部,所述防護套(1011)的上下端內側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固定框(102),所述防護套(1011)的內部安裝有限位件(20),所述限位件(20)位于防護套(1011)內側壁上下端固定框(102)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的內部放置有石塊,所述限位件(20)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限位桿(201),多個所述限位桿(201)均勻分布在限位件(20)的底端,所述限位桿(201)上固定套接有限位環(20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框(10)的左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卡接件(16),所述防護框(10)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加固框(14),所述加固框(14)遠離防護框(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卡接件(15),所述第一卡接件(15)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安裝塊(15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框(10)的外側四個拐角處均分別固定連接有內螺紋管(13),所述防護框(10)通過安裝件(30)與邊坡固定連接,所述安裝件(30)包括擰動塊(31)和第一固定桿(32),所述第一固定桿(32)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桿(321),所述第二固定桿(321)呈倒圓臺設置,所述第一固定桿(32)上固定套接有第一螺紋桿(33)和第二螺紋桿(34),所述第二螺紋桿(34)的長度為第一螺紋桿(33)長度的1/4,所述第二螺紋桿(34)位于內螺紋管(13)內側壁的下部。
8.一種邊坡生態的修復方法,利用權利要求7所示的邊坡生態修復裝置對邊坡進行生態修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防護框(10)的初步設置,裝有石塊的限位件(20)放置在第一限位容腔(101)或者第二限位容腔(104)的內部,防護框(10)放置在邊坡的斜面上,位于防護框(10)中間位置的第一限位容腔(101)或者第二限位容腔(104)的內部種植綠植;
S2:防護框(10)的二次限位,安裝件(30)在內螺紋管(13)的內部轉動,利用安裝件(30)上的第一螺紋桿(33)和第二螺紋桿(34)實現安裝件(30)與內螺紋管(13)的限位,安裝件(30)上的第二固定桿(321)插入到邊坡的內部,完成防護框(10)的二次限位;
S3:多個防護框(10)的連接,防護框(10)上的第一卡接件(15)與相鄰防護框(10)上的第二卡接件(16)卡接,完成多個防護框(10)之間的安裝,位于防護框(10)底端的承重件(17)嵌入邊坡的內部,對連接完成之后的多個防護框(10)進行限位;
S4:植被系統的建造,待防護框(10)安裝到邊坡上之后,在防護框(10)上進行植被系統的建造,植被系統中所用的土壤分為邊坡自生松動的自然土以及人工制造的營養土兩部分,營養土鋪設在第一限位容腔(101)的內部,人工制造的營養由農作物粉末組成,人工制造的營養土經過塑料網進行編織成型,且綠植栽種在人工制造的營養土中,從而綠植以及人工制造的營養土可以整體或分塊運輸,整體安裝,需要說明的是,綠植放置在人工營養土中的時候為種子,人工制造的營養土制造完畢之后,對植被系統進行灑水直至植被長出,之后觀察植被的生長情況、環境的降水量以及干濕度,在確認植被可以自然生長之后完成施工,定期維護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師范學院,未經長江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248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通量X射線源
- 下一篇:一種聚氨酯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