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浮充耐久試驗的變電站用鉛酸蓄電池壽命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22897.2 | 申請日: | 202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975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秉宇;杜旭浩;曾四鳴;苗俊杰;王庚森;王浩彬;郭小凡;李練兵;李思佳;姚芳;劉杰;蔡子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89 | 分類號: | G01R31/389;G01R31/388;G01R31/396;G01R31/367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彭鋰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耐久 試驗 變電站 用鉛酸 蓄電池 壽命 預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浮充耐久試驗的變電站用鉛酸蓄電池壽命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壽命預測裝置,在浮充耐久實驗中,獲取被測電池內阻和電池容量數據,從而進行鉛酸蓄電池壽命預測;所述壽命預測裝置包括用于采集電池內阻的MCU、用于調節電池電壓的電池內阻檢測模塊以及用于預測電池壽命的電池壽命預測模塊;所述電池內阻檢測模塊包括依次電連接的可控電流源模塊、信號采集處理模塊和乘法平均電路,所述可控電流源模塊和乘法平均電路電連接,所述乘法平均電路與MCU電連接,所述電池壽命預測模塊與所述MCU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浮充耐久試驗的變電站用鉛酸蓄電池壽命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電流源模塊的電路組成為:其包括一個電壓源VS3、三個運算放大器U2A、U4A和U1B、十一個電阻R2、R5、R3、R14、R15、R19、R23、R25、R26、R10、R13、R12、R7和R11、4個電容C2、C6、C8和C4、三個NPN型三極管Q3、Q4和Q12以及三個PNP型三極管Q1、Q7和Q11;電壓源VS3正極分別與運算放大器U1B、U4A的正輸入端連接,電壓源VS3負極接地;運算放大器U1B的負輸入端分別與電阻R2、電阻R14連接,運算放大器U1B的輸出端與電容C2、電阻R5、電容C4相連,電阻R2的另一端與電容C2的另一端相連,電容C4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U4A的負輸入端分別與電阻R14、電阻R19、電阻R15的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U4A的輸出端與電容C6、電阻R23、電容C8相連,電阻R19的另一端與電容C6的另一端相連,電容C8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5的另一端接入NPN型三極管Q3的基極和集電極、NPN型三極管Q4的基極,NPN型三極管Q3和Q4的發射極接入VEE,電阻R23的另一端分別于PNP型三極管Q7的集電極和基極、PNP型三極管Q11的基極相連;PNP型三極管Q7的發射極和PNP型三極管Q11的發射極接入VDD,PNP型三極管Q11的基極與電阻R25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接入PNP型三極管Q1的集電極,PNP型三極管Q1的基極于VDD相連,PNP型三極管Q1的發射極與NPN型三極管Q12的基極、電阻R7、電阻R11相連;電阻R25的另一端接入PNP型三極管Q12的集電極,PNP型三極管Q1的基極于VSS相連;電阻R15的另一端接入運算放大器U2A的輸出端和電阻R26,電阻R26的另一端與運算放大器U2A的負輸入端、電阻R13相連,運算放大器U2A的正輸入端與電阻R10、電阻R11的另一端相連,電阻R10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13的另一端與電阻R7的另一端、電池的正極相連,電池的負極與電阻R12相連,電阻R12的另一端接地;將電池負極作為參考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2289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半圓形管型帶頭架
- 下一篇:一種變電站用鉛酸蓄電池壽命快速估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