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22170.4 | 申請日: | 202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63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彭波;陳衛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智博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66 | 分類號: | H04L12/66;H04W88/16;G06T7/70;G06T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胡樂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字圖像 相關 技術 智能 形變 監測 網關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單元、多個USB接口及網口、電源管理模塊、DIC計算模塊、緩存模塊和報警模塊,所述多個USB接口及網口、所述電源管理模塊、所述DIC計算模塊、所述緩存模塊和所述報警模塊均與所述中央控制單元電連接;
所述多個USB接口及網口,用于與多臺圖像采集儀連接并接收多臺圖像采集儀采集到的圖像;
所述電源管理模塊,用于給多臺圖像采集儀供電并分別控制多臺圖像采集儀的開啟和關閉;
所述DIC計算模塊,用于對接收到的圖像實時進行DIC分析計算,將得到的各測點的形變或位移存入所述緩存模塊并上傳至云平臺;
所述中央控制單元,用于判斷各個測點的形變或位移是否超限;若形變或位移超限,則控制現場報警設備報警并將保存在所述緩存模塊中的相應圖像上傳至所述云平臺;若形變或位移正常,則控制所述圖像采集儀關閉;
所述緩存模塊,用于循環保存若干張圖像及形變或位移計算結果,當測點的形變或位移超出范圍時,將對應的圖像發送到所述云平臺進行保存;
所述報警模塊,用于當測點的形變或位移超出超限時,接收所述中央控制單元發送的報警信號并觸發現場報警設備報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其特征在于,所述緩存模塊為Flash緩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單元為ARM架構的工控主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GPS模塊,所述GPS模塊與所述中央控制單元電連接,用于獲取GPS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WIFI模塊,所述WIFI模塊與所述中央控制單元電連接,用于建立與現場實施APP之間的WIFI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無線通訊模塊,所述無線通訊模塊與所述中央控制單元電連接,用于將圖像或者分析計算結果上傳至所述云平臺。
7.根據權利要求4-6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其特征在于,所述GPS模塊、所述WIFI模塊或所述無線通訊模塊外接天線。
8.一種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網關、圖像采集儀、云平臺和現場實施APP,所述形變監測網關通過USB接口及網口、無線通訊模塊和WIFI模塊分別與所述圖像采集儀、所述云平臺和所述現場實施APP連接;
所述圖像采集儀,用于采集圖像;
所述現場實施APP,用于通過所述形變監測網關獲取現場圖片并設置各個參數,將各個參數傳輸至所述云平臺和所述形變監測網關;
所述形變監測網關,用于接收所述現場實施APP發送的各個參數并控制所述圖像采集儀采集圖像;以及獲取所述圖像采集儀采集的圖像并對圖像進行DIC分析,得到各測點的形變或位移后上傳至所述云平臺;
所述云平臺,用于接收所述現場實施APP和所述形變監測網關發送的各個數據并保存,當測點形變或位移超過一定范圍,發送報警信息至用戶手機。
9.一種基于數字圖像相關技術的智能形變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從云平臺獲取圖像采集參數;
控制圖像采集儀開啟;
獲取所述圖像采集儀采集到的圖像并獲取GPS信息存入緩存模塊;
對圖形進行DIC分析,得到各測點的形變或位移,存入所述緩存模塊并上傳至所述云平臺;
判斷各測點的形變或位移是否超限;
若形變或位移超限,則啟動報警模塊觸發現場報警設備報警并將保存在所述緩存模塊中的相應圖像上傳至所述云平臺;所述云平臺發送報警信息到用戶手機;
若形變或位移正常,則控制所述圖像采集儀關閉,進入休眠狀態并開始計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智博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智博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2217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戶側電池儲能的全生命周期投資優化方法
- 下一篇:海水浮動動力發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