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取栓支架、取栓裝置和取栓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19201.0 | 申請日: | 202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279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勝;于鵬;郭亞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德諾腦神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221 | 分類號: | A61B17/22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亦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66 | 代理人: | 易長樂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架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取栓支架、取栓裝置和取栓系統,該取栓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體和第二支架本體:第二支架本體設置在第一支架本體的遠端;第二支架本體包括第一管徑段和過渡段;第一管徑段和過渡段沿取栓支架的軸向呈交替排列,相鄰的兩個第一管徑段通過過渡段連接;在取栓支架的近端和遠端沿軸向相對遠離時,第一管徑段的至少部分區域徑向收縮,且軸向相鄰的兩個第一管徑段徑向收縮的區域呈夾角設置。本發明取栓支架在血管內捕獲血栓后受到牽拉時,取栓支架在不同方向能夠維持外形,取栓支架整體將不會發生明顯的塌陷,不同方向能夠維持外形的取栓支架能夠增加血栓逃逸的阻力,從而可以有效抓捕不同方位的血栓,降低血栓逃逸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取栓支架、取栓裝置和取栓系統。
背景技術
血栓是血液中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在循環血中發生異常聚集而形成血凝塊,血凝塊或發生在心臟內壁或血管壁上,造成血管阻塞或栓塞,繼發嚴重身體損傷。血栓形成遍布整個心血管系統,波及全身組織器官,不止局限于心肌梗死,深部靜脈血栓形成或腦血管血栓形成等病變,血栓可發生在體內任何部位的血管內。靜脈血栓發生率高于動脈血栓,兩者比例可達4∶1,靜脈血栓占血栓機制的40%~60%,堵塞性冠狀動脈血栓形成發生率為15%~95%,90%的血栓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閉塞、血流受阻引起相關的血管支配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產生相應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的癥狀。
現在臨床多采用抗凝藥物和溶栓藥物進行治療,但治療效果極不明顯,血栓阻塞的血管直徑越大其治療效果越差,血管再通率低、需要再通的時間長,且一些患者不適用于溶栓治療。
目前采用一些機械裝置取栓,其為血栓患者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的血管再通治療方法,機械取栓手術時間短、相關并發癥少,是目前血栓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根據主流介入取栓器械的形狀和功能實現形式,可以將其分為:螺旋形、篩網型、毛刷型、抽吸型、支架型。這些主流產品的共同缺陷是在過彎曲血管時,結構易變形、塌陷,回撤時,在彎曲血管處血栓易脫落,血栓逃逸,對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神經血栓以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椎動脈和基底動脈為好發部位,急性血栓的狀態多為油膩滑潤狀態,現有的金屬取栓支架很難捕捉完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取栓支架,以優化現有技術中取栓裝置中取栓支架的結構,提升取栓支架的血栓捕獲的性能。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取栓裝置,以優化現有技術中取栓裝置的結構,提升取栓裝置的血栓捕獲的性能。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取栓系統,以優化現有技術中取栓系統的結構,提升取栓系統的血栓捕獲的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取栓支架,該取栓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體和第二支架本體;所述第二支架本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體的遠端;所述第二支架本體包括第一管徑段和過渡段;所述第一管徑段和所述過渡段沿所述取栓支架的軸向交替排列,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管徑段通過所述過渡段連接;在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和遠端沿軸向相對遠離時,所述第一管徑段的至少部分區域徑向收縮,且軸向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管徑段徑向收縮的區域呈夾角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取栓裝置,該取栓裝置包括上述的取栓支架和與所述取栓支架相連的牽引導絲;所述牽引導絲與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相連,以用于推拉所述取栓支架。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取栓系統,該取栓系統包括上述的取栓裝置、以及推桿、裝載鞘和微導管;所述推桿與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相連,以用于推拉所述取栓支架;所述裝載鞘用于收容在壓縮狀態下的所述取栓裝置;所述微導管用于與所述裝載鞘相連通,所述微導管內的管腔用于輸送所述取栓裝置。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德諾腦神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德諾腦神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192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