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腸癌患者預后預測及治療的lncRNA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14200.7 | 申請日: | 2022-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508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鄒兆偉;巫誠;俞金龍;曾麗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6 | 分類號: | C12Q1/6886;C12N15/11;C12Q1/6851;C12Q1/6837;C12M1/34;C12M1/00;A61K31/7105;A61K45/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諾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14 | 代理人: | 許飛;馬倩 |
| 地址: | 510282 廣東省廣州市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腸癌 患者 預后 預測 治療 lncrna | ||
本發明公開了用于腸癌患者預后預測及治療的lncRNA。通過前期對腸癌中差異表達的lncRNA進行分析,發明人發現lncRNA BF368575在腸癌組織和部分腸癌細胞系中高表達,其高表達與腸癌患者較差的預后密切相關,lncRNA BF368575表達越低預后越好。功能實驗顯示lncRNA BF368575在體內外均能促進腸癌細胞的增殖,可能通過上調PEG10發揮促癌作用;lncRNA BF368575的表達水平與腸癌患者的預后明顯相關,可用于預測腸癌預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腫瘤領域,具體涉及用于腸癌患者預后預測及治療的lncRNA。
背景技術
腸癌是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據2020年最新全球癌癥數據統計,腸癌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仍位居前列,全年有1148515例新發病例,并且有576858例患者死于腸癌[1]。
通常,腸癌在發達地域如北美、歐洲、澳大利亞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2]。但是,近年來,由于經濟水平提升,腸癌在東亞國家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提高,腸癌的早期診斷、治療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熱點問題[3]。目前,放療、化療和手術已成為腸癌治療的常規手段[4]。得益于腸鏡以及腹腔鏡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不用開刀就達到完全切除病灶的目的。早期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達90%以上[5-7]。但是,晚期腸癌患者或已發生遠處轉移患者的遠期生存率不足兩年[8]。據統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2000000腸癌患者,其中1000000將死于腸癌[9, 10]。因此,腸癌治療依舊面臨挑戰。
目前,造成腸癌患者治療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癌細胞遠處轉移。該過程是受多種復雜因素影響的,涉及癌細胞侵襲,上皮間質轉化,細胞外基質降解,微環境趨化作用、許多致癌基因的異常激活或失活、腫瘤抑制基因和信號通路在轉錄,轉錄后和翻譯水平受到調節,調控機制異常復雜[11]。因此,需進一步研究結直腸癌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尋找新的預防、診斷和治療腸癌的方法。
非編碼RNA(ncRNA)是一般不具備蛋白質編碼功能的RNA。人類基因組由大約2%的編碼基因和98%左右的非編碼RNA(nCRNA)構成[12]。非編碼RNA包括微小RNA(miRNA),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核仁小RNA(SnORNA)以及其他類型非編碼RNA[13]。LncRNA是堿基長度在200bp到10萬bp的非編碼RNA,LncRNA包含的外顯子數量比mRNA較低,但是其與mRNA有著相似的轉錄過程,也被聚合酶Ⅱ轉錄,且大多數有經過5’端加帽、聚腺苷酸化和拼接過程[14, 15]。人類基因組含有大量的長鏈非編碼RNA, ENCODE工程發現并注釋了9640個長鏈非編碼RNA[12]。由于沒有足夠的閱讀框,最初 lncRNA被認為是不具備任何生理功能。但是近年來研究表明LncRNA在細胞代謝、分化,在疾病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LncRNA參與了調控基因表達、蛋白質翻譯等細胞機制過程,以及細胞分化、細胞系選擇、器官發生和組織內穩態的過程。除此之外,LncRNA還參與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等疾病的發生。 LncRNA調節生理狀況和疾病過程的方式多樣,其可以通過基因組表觀調節、轉錄調節以及轉錄后調節的方式單獨或者聯合地改變目的基因的表達[16] 。
研究證實,許多腫瘤組織都有一些組織特異性LncRNAs的表達,如肝癌、肺癌、前列腺癌、腎癌等等。腫瘤組織/細胞中的某些LncRNAs異常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預后有關[17-22]。在腸癌中, LncRNA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其能通過改變惡性生物學表型來促進或者抑制腸癌的發展[23, 24],例如 LncRNA-HEIH在腸癌中表達升高,且 LncRNA-HEH的表達增高與腸癌患者TMN分期差、預后不良明顯相關[23]。另有研究表明, LncRNA-CRNDE 促進腸癌細胞的增殖和耐藥, LncRNA--xisT則介導腸癌的轉移和上皮間質轉化過程[25, 2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未經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142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