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押品的管理方法及相關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11895.3 | 申請日: | 2022-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93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娟;濤歌思;馬夕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2 | 分類號: | G06Q40/02;G08B31/00;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張娜;劉芳 |
| 地址: | 10014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理 方法 相關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的一種押品的管理方法及相關裝置可用于金融技術領域、物聯網技術領域或其他領域。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押品管理系統執行,押品管理系統在押品的存續期內獲取押品的風險評估值,判斷押品的風險評估值是否超出押品的預設風險預警值,在押品的風險評估值超出預設風險預警值的情況下,輸出預警信息,預警信息用于指示押品的風險評估出現異常。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押品管理系統代替了人工,實現了對押品的智能化管理,避免了人工進行押品管理的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管理不到位的情況,提高了押品管理的準確度,同時節約了人力資源。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金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押品的管理方法及相關裝置。
背景技術
押品作為信用風險釋緩的重要手段,對于降低金融機構投融資業務的信用風險至關重要,持續做好押品的存續期風險管控,可以有效防范押品擔保缺口、權屬異常風險等,幫助金融機構有效緩釋信用風險。
在實際業務管理中,對押品存續期的管理主要包括定期對押品進行現場檢查,定期對押品的價值進行查詢評估,密切關注押品的權屬登記和權利轉移,對于價格波動大的押品還需密切監測押品的價值貶損等。
目前,對押品存續期的管理多采用人工管理的方法,但因押品的存續期管理工作繁多,依靠人工管理不僅工作量大,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常出現押品價值下降未及時追加補充擔保而引發擔保缺口風險,押品未及時登記或抵押其他債權人引發金融機構權利懸空風險,從而影響了押品的風險釋緩作用。同時,也存在各層級人員履職不到位,比如到期不及時開展押品價值重新評估、存續期現場檢查弄虛作假未親赴現場檢查等情況,為存量信貸業務埋下風險隱患。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押品的管理方法及相關裝置,提高了押品管理的準確度,節約了人力資源。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押品的管理方法,所述方法由所述押品管理系統執行,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押品的存續期內獲取所述押品的風險評估值;判斷所述押品的風險評估值是否超出所述押品的預設風險預警值;在所述押品的風險評估值超出所述預設風險預警值的情況下,輸出預警信息,所述預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押品的風險評估出現異常。
本方法中,押品管理系統將在押品的存續期內獲取的該押品的風險評估值與該押品的預設風險預警值進行比較,并在押品的風險評估值超出預設風險預警值的情況下,輸出預警信息,以提示該押品的風險評估出現異常。相比于采用人工的方式對押品進行管理,避免了因工作人員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各類押品風險隱患,提高了押品管理的準確度,同時節約了人力資源。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押品的存續期內獲取所述押品的風險評估值,包括:獲取所述押品在所述存續期內的第一時段的價值以及所述押品在所述第一時段之前的多個時段中每個時段的價值;根據所述押品在所述第一時段和所述押品在所述每個時段的價值確定所述押品在所述第一時段的價值波動率,得到所述押品在所述第一時段的風險評估值;相應地,所述判斷所述押品的風險評估值是否超出所述押品的預設風險預警值,包括:若所述押品在所述第一時段的價值波動率大于預設價值波動基準值,則確定所述押品的風險評估值超出所述押品的預設風險預警值。
該實現方式中,通過獲取的押品在存續期內的第一時段的價值以及在第一時段之前的多個時段中每個時段的價值計算押品在第一時段的價值波動率,若押品在第一時段的價值波動率大于預設價值波動基準值,則確定押品的風險評估值超出押品的預設風險預警值,實現了對押品的價值波動的監控,提高了確定押品的風險評估值是否超出押品的預設風險預警值的準確度,同時提高了押品管理的準確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118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