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移動式集裝箱養雞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11036.4 | 申請日: | 2022-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71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戴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玉林 |
| 主分類號: | A01K31/00 | 分類號: | A01K31/00;A01K31/04;A01K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安利敏 |
| 地址: | 110032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式 集裝箱 養雞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移動式集裝箱養雞裝置,包括雞舍箱體,所述雞舍箱體為六面箱體,所述雞舍箱體由鋼板和保溫層組成,所述雞舍箱體前側設置籠門及出糞口,所述雞舍箱體后側設置籠門及進料口,所述雞舍箱體的內部包括雞籠、自動喂料系統、自動飲水系統、光照系統、自動清糞系統和密閉式新風循環系統,所述雞籠由框架、籠頂、籠底和籠門組成;本發明屬于可移動式集裝箱養雞裝置領域,具體是一種集裝箱改造的可移動式的集裝箱養雞裝置,不僅能夠做到不間斷養雞,而且可以進行疊放,同樣的土地空間,養雞效率是原來4倍多,大幅提高了養雞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可移動式集裝箱養雞裝置。
背景技術
在養殖過程中,養雞是農業養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山地養雞、塑料大棚養雞和籠養雞等方式,利用雞的生理機能,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使其將植物飼料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雞肉、雞蛋的生產行為,在對雞飼養的過程中需使用一個養雞場所,所養殖出來的雞群供人們進行食用,我國的北方省份主要養殖白羽肉雞,一般生長期42天,基本上42天就能長到了5斤左右出欄標準,肉雞出欄以后需要對雞舍進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的時間大概需要18天,那么一年365天可以養6批,清洗消毒的時間不能養雞,嚴重影響養雞效率的提高。為了解決上述養雞效率不高的問題,現采用可移動的集裝箱養雞裝置,即回收廢舊集裝箱進行相應改造,在肉雞生長期42天后,達到出欄標準時,將養雞裝置整體運走,再將清洗消毒過的集裝箱養雞裝置整體運到預定位置,這樣避免了養雞間隔的清洗消毒時間,每年可以養8.7批肉雞,因為可移動式養雞裝置可以疊放,通??梢辕B放三層,每年可以養26批肉雞,同樣的土地空間,養雞效率是原來4倍多,大幅提高了養雞效率,可以實現不間斷養雞。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專利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集裝箱改造的可移動式的集裝箱養雞裝置,不僅能夠做到不間斷養雞,而且可以進行疊放,同樣的土地空間,養雞效率是原來4倍多,大幅提高了養雞效率。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本方案包括雞舍箱體,所述雞舍箱體為六面箱體,所述雞舍箱體由鋼板和保溫層組成,所述雞舍箱體前側設置籠門及出糞口,所述雞舍箱體后側設置籠門及進料口,所述雞舍箱體的內部包括雞籠、自動喂料系統、自動飲水系統、光照系統、自動清糞系統和密閉式新風循環系統,所述雞籠由框架、籠頂、籠底和籠門組成。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雞舍箱體內均為兩組的13列5層雞籠組成,所述雞舍箱體內每組65個雞籠,每個所述雞舍箱體內130個雞籠,每個雞籠可以養10只白羽肉雞,兩組所述雞舍箱體間設置空隙。
進一步地,所述雞籠的籠門一側設置有條型料槽,所述條型料槽采用調節槽,所述調節槽上面搭配活網,所述條型料槽的喂食口設計高度超過15cm,所述條型料槽一側均設置有自動喂料系統。
進一步地,每一層所述雞籠上部均設置有自動飲水系統,所述自動飲水系統包括自動飲水系統控制端、飲水嘴和管道組成,所述自動飲水系統控制端在雞舍箱體的靠近后側籠門,所述自動飲水系統控制端由帶沖洗的壓力控制系統和水泵及水壓水位指示器等組成,所述飲水嘴均布在每個雞籠內,每個所述雞籠內設置有兩個飲水嘴。
進一步地,每一層所述雞籠內均設置有模擬自然光照系統,所述雞籠上面均安裝有燈帶,所述燈帶固定于雞籠框架頂部。
進一步地,每一層所述雞籠的下面均安裝有帶式清糞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雞舍箱體內部左右兩側設置密閉式新風循環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雞舍疊放裝置包括轉角件和自動鎖。
進一步地,所述框架采用275克鍍鋅板,所述籠頂、籠底、籠門都是由籠網制成,所述籠網采用Q235鋼。
采用上述結構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可移動式的集裝箱養雞裝置,實現不間斷養雞,大幅提高了養雞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玉林,未經戴玉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110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