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煤礦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抗靜電性能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10944.1 | 申請日: | 202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418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賀江波;李冰晶;康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標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29/12 | 分類號: | G01R29/12;G01R27/02;G01R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梁凱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非金屬 管材 組合 抗靜電 性能 檢測 方法 | ||
1.一種煤礦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抗靜電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準備絕緣墊塊、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和高阻儀;
將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放置于所述絕緣墊塊上;
將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分別與所述高阻儀連接;
使用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和所述高阻儀測試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內表面電阻;
使用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和所述高阻儀測試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外表面電阻;
使用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和所述高阻儀測試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內外表面之間的電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和所述高阻儀測試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內表面電阻,包括:
將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緊密附著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內表面;
保持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間距第一預設距離;
開啟所述高阻儀并向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施加預設電壓達第一預設時間;
移動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遍及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內表面一周;
讀取所述高阻儀的讀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和所述高阻儀測試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外表面電阻,包括:
將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緊密附著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外表面;
保持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間距第二預設距離;
開啟所述高阻儀并向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施加預設電壓達第二預設時間;
移動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遍及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外表面一周;
讀取所述高阻儀的讀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電極、所述第二電極和所述高阻儀測試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內外表面之間的電阻,包括:
將所述第一電極緊密附著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內表面;
將所述第二電極緊密附著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外表面;
保持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間距第三預設距離;
開啟所述高阻儀并向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施加預設電壓達第三預設時間;
移動所述第一電極遍及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內表面一周;
移動所述第二電極遍及所述非金屬管材與管件組合件的外表面一周;
讀取所述高阻儀的讀數。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距離為900mm-1100mm。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時間為50s-70s。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預設距離為950mm-1050mm。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預設時間為55s-65s。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預設距離為980mm-1020mm。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預設時間為58s-72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標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有限公司,未經安標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1094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