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及裝置、熱水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10726.8 | 申請日: | 202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08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濱后;樸成杰;常園園;袁珊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9/20 | 分類號: | F24H9/20;F24H15/174;F24H15/414;G06N20/00;G06K9/62;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青島中家標準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324 | 代理人: | 張文娟 |
| 地址: | 2661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控制 熱水器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智能家電技術領域,公開一種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包括:在熱水器運行的情況下,獲取第一訓練參數;在熱水器停止運行的情況下,根據所述第一訓練參數訓練本地模型,得到訓練后的模型參數,訓練后的模型參數包括第二訓練參數;將第二訓練參數發送至融合節點。通過熱水器使用過程中的第一訓練參數,在熱水器停止運行后,根據第一訓練參數來訓練本地模型,使本地模型更加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在熱水器再次開啟時,按照調節后的本地模型控制熱水器各個節點的出水溫度,避免在出水過程中反復調節熱水器運行功率,提高熱水器出水溫度的準確度。本申請還公開一種用于控制熱水器的裝置及熱水器。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智能家電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及裝置、熱水器。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熱水器及管道熱水進入千家萬戶,人們在不同場合對水溫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經常需要把熱水和冷水混合到需要的溫度。用戶每一次洗澡時都需要重新調節熱水溫度和熱水流量,用戶需要調節多次才能獲得合適的熱水溫度和熱水流量,如此,這樣的調節方式效率低,用戶體驗性差。
目前,熱水器可以通過人體體表溫度與環境溫度,選擇最適于人體的出水溫度,自動調節出水溫度至適于人體接觸的溫度,不會出現過熱或過冷現象,提高用戶的生活舒適度,并且省去了用戶調節水溫較長的過程。
在實現本公開實施例的過程中,發現相關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檢測、調節出水溫度會有一定的調節延遲,調節熱水器出水溫度的準確度不足。
發明內容
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而是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及裝置、熱水器,以提高熱水器出水溫度的準確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方法包括:在熱水器運行的情況下,獲取第一訓練參數;在熱水器停止運行的情況下,根據所述第一訓練參數訓練本地模型,得到訓練后的模型參數,訓練后的模型參數包括第二訓練參數;將第二訓練參數發送至融合節點。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裝置包括:處理器和存儲有程序指令的存儲器,處理器被配置為在運行所述程序指令時,執行上述的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熱水器包括:上述用于控制熱水器的裝置。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及裝置、熱水器,可以實現以下技術效果:
通過熱水器使用過程中的第一訓練參數,在熱水器停止運行后,根據第一訓練參數來訓練本地模型,使本地模型更加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并將訓練后的模型參數中的第二訓練參數上傳至融合節點。在熱水器再次開啟時,按照調節后的本地模型控制熱水器各個節點的出水溫度,避免在出水過程中反復調節熱水器運行功率,提高熱水器出水溫度的準確度。
以上的總體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通過與之對應的附圖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和附圖并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附圖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示為類似的元件,附圖不構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圖1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2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3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4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用于控制熱水器的方法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107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