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態制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08301.3 | 申請日: | 202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849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瑞;沈俊;李振興;莫兆軍;高新強;付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江西稀土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25B21/00 | 分類號: | F25B2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澤高 |
| 地址: | 341100 江西省贛***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態 制冷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固態制冷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固態制冷裝置,其包括:磁體、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閥體、具有腔體的安裝殼、第一磁致伸縮體、第二磁致伸縮體,以及固態制冷工質;固態制冷工質夾持在第一磁致伸縮體和第二磁致伸縮體之間;安裝殼上開設有與腔體相連通的通孔;多個安裝殼沿第一軸線的周向方向依次布設并圍合形成與通孔相連通的通道;多個安裝殼相對第一軸線轉動時,經過磁體磁場的第一磁致伸縮體和第二磁致伸縮體相向運動,以使對應的固態制冷工質壓縮放熱。本申請中多個安裝殼由于采用繞第一軸線轉動的運動方式,從而使本申請的固態制冷裝置受到的慣性力影響較小,以使固態制冷裝置的工作更加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固態制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固態制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空調和冰箱主要采用機械蒸發-凝聚循環的方式進行制冷,其中使用的氟利昂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因此需要尋求相對低廉,并且不會引起溫室效應的新制冷技術。隨著科學家不斷的深入研究,固態制冷技術被認為是極具潛力并可替代氟利昂的新一類制冷技術。
固態制冷技術因其具有更高的制冷效率和更環保的優點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現時采用固態制冷技術的制冷裝置體積過于巨大,并且需要不斷利用固態制冷工質的往復運動,每次的往復運動均需要進行一次啟停,導致現時的固態制冷裝置體積過大并且結構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小,并且結構簡單的固態制冷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固態制冷裝置,其包括:驅動機構、磁體、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閥體、具有腔體的安裝殼、沿第一直線方向滑設于所述腔體內的第一磁致伸縮體、沿所述第一直線方向滑設于所述腔體內的第二磁致伸縮體,以及設置于所述腔體內的固態制冷工質;所述固態制冷工質夾持在所述第一磁致伸縮體和所述第二磁致伸縮體之間;所述安裝殼上開設有與所述腔體相連通的通孔;
所述安裝殼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安裝殼沿第一軸線的周向方向依次布設并圍合形成與所述通孔相連通的通道;所述第一軸線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直線方向相平行;所述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多個所述安裝殼繞所述第一軸線轉動;所述閥體設置在所述通道內,所述閥體分別與所述第二換熱器和所述第一換熱器連接;
其中,多個所述安裝殼相對所述第一軸線轉動時,經過磁體磁場的所述第一磁致伸縮體和所述第二磁致伸縮體相向運動,以使對應的所述固態制冷工質壓縮放熱。
可選的,還包括:沿所述第一直線方向滑設于所述腔體內的第一隔板、沿所述第一直線方向滑設于所述腔體內的第二隔板、固設于所述腔體內的第一安裝板,以及固設于所述腔體內的第二安裝板;在所述第一直線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磁致伸縮體、所述第一隔板、所述固態制冷工質、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二磁致伸縮體,以及所述第一安裝板依次設置。
可選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與所述第一軸線相垂直;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將所述腔體分隔形成相隔絕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所述固態制冷工質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內;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二腔室相連通。
可選的,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通道內設置有換熱流體;所述換熱流體內添加有防腐試劑。
可選的,所述安裝殼為柱體;所述柱體的橫截面呈扇形并與所述第一軸線相垂直;所述第一磁致伸縮體和所述第二磁致伸縮體均呈平板狀并與所述第一軸線相垂直。
可選的,所述腔體的側壁上沿所述第一直線方向設置有導向條;所述第一磁致伸縮體上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隔板開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隔板開設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磁致伸縮體開設有第四滑槽;所述導向條滑設于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以及第四滑槽內。
可選的,所述磁體的磁場強度大于所述第一磁致伸縮體、所述第二磁致伸縮體,以及所述固態制冷工質的最低響應磁場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江西稀土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江西稀土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083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