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財務風險管理智能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06810.2 | 申請日: | 202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870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任道紋;張燕;趙靜宇;王景;唐小夢;齊勇軍;李曼婷;唐舒;蘇詩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工商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Q40/00 | 分類號: | G06Q40/00;G06Q40/08;G06F21/72 |
| 代理公司: | 武漢菲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84 | 代理人: | 呂小娜 |
| 地址: | 51085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數據 財務 風險 管理 智能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財務風險管理智能系統,包括中央處理系統,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設置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匯款單元的輸入端電性連接,且匯款單元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財務庫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本發明涉及財務風險管理技術領域。該基于大數據的財務風險管理智能系統,通過設置模塊可設置最高限額以及最低數額,當財政支出達到最高限額時會再次進行系統提示,且當財務庫內部資金不足低于最低數額時自動上報給財務管理中心從而便于后續資金的及時匯入,實現了財務資金的智能化管理,同時資金支出時需要填寫詳細的申請資料,便于后續資料去向的管理,降低了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財務風險管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財務風險管理智能系統。
背景技術
財務風險管理是風險管理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風險管理經驗和近現代科技成就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管理科學,財務風險管理是指經營主體對其理財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度量和分析評價,并適時采取及時有效的方法進行防范和控制,以經濟合理可行的方法進行處理,以保障理財活動安全正常開展,保證其經濟利益免受損失的管理過程。
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會涉及到財務的支出與收入,而由于這方面步驟較多且復雜,容易產生錯誤從而導致財務產生風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對于高額資金的支出未起到風險提示的作用,同時當財務庫內部資金達到最低值時不能及時進行提醒從而耽誤后續的財政支出,難以實現財務的智能化管理,因此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作出以下改進。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財務風險管理智能系統,解決了針對高額資金的支出未起到風險提示的作用,同時當財務庫內部資金達到最低值時不能及時進行提醒從而耽誤后續的財政支出,難以實現財務智能化管理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基于大數據的財務風險管理智能系統,包括中央處理系統,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設置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匯款單元的輸入端電性連接,且匯款單元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財務庫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財務庫通過無線與解密單元實現雙向連接,且解密單元通過無線與中央處理系統實現雙向連接,所述財務庫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雙重加密系統的輸出端電性連接,且雙重加密系統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財務管理系統的輸入端電性連接,且財務管理系統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上報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上報模塊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監測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監測模塊的輸入端通過導致與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所述監測模塊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風險提示模塊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風險提示模塊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顯示屏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監測模塊通過無線與財務庫實現雙向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資金匯入模塊的輸入端電性連接,且資金匯入模塊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財務庫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資金匯出模塊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中央處理系統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賬戶登錄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財務管理系統包括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無線傳輸模塊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無線傳輸模塊通過無線與財務管理中心實現雙向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出端通過導線與存儲庫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賬號登錄模塊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工商學院,未經廣州工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068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