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面織物防脫線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05260.2 | 申請日: | 202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38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來成;李日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泉州凹凸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06 | 分類號: | D04B1/0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陳曉艷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面 織物 防脫線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面織物防脫線工藝,用于編織多色間色雙面織物每兩種顏色織物組織的接合處,采用具有前后針床的針織橫機編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編織A顏色織物組織,A顏色織物組織的末層為接合處首層;步驟二、接合處首層編織完成之后,A顏色的紗線朝著與步驟一中接合處首層編織的相反方向進行藏線動作,并供入B顏色的紗線,B顏色的紗線朝著與步驟一中接合處首層編織的相反方向進行藏線動作若干針的距離;步驟三、編織接合處末層的前段,B顏色的紗線由接合處末層前段的起始針處朝著與步驟二的藏線動作相反的方向編織接合處末層前段;步驟四、編織接合處末層后段;步驟五、編織B顏色織物組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編織工藝領域,特別是一種雙面織物防脫線工藝。
背景技術
雙面織物是面料的一種,會使用在衣服領子中,為了迎合花式越來越豐富的衣物,雙面織物也常會做多色間色。在使用針織橫機編織多色間色的雙面織物時,會存在有一個兩種顏色的接合處。當織物完成之后,會處理接合處余下的線頭部分,直接剪斷線頭,就容易因線頭過短導致織物由線頭處脫線而造成損壞。
現有技術中,通常在剪斷紗線的時候預留一定長度,而后人工用勾針從織物中間穿到線頭處,勾住線頭,再將線頭拉到領子中藏好。這種做法需要工人有比較嫻熟的勾領技術,且耗時長,人工成本高,尤其是在領子上存在較多線頭的時候,尤為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可以方便將線頭隱藏在接合處,避免在剪線后接合處的遺留線頭過短導致脫線的雙面織物防脫線工藝。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面織物防脫線工藝,用于編織多色間色雙面織物每兩種顏色織物組織的接合處,采用具有前后針床的針織橫機編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編織A顏色織物組織,用A顏色的紗線編織A顏色的織物組織,所述A顏色織物組織的末層即接合處首層;
步驟二、接合處首層編織完成之后,A顏色的紗線朝著與步驟一中接合處首層編織的相反方向進行藏線動作,并供入B顏色的紗線,B顏色的紗線朝著與步驟一中接合處首層編織的相反方向進行藏線動作若干針的距離,B顏色的紗線藏線動作終止處為接合處末層前段的起針點,所述藏線動作為紗線先進行一段距離的浮線動作后,進行一次集圈動作之后再繼續進行浮線動作;
步驟三、編織接合處末層前段,B顏色的紗線由接合處末層前段的起始針處朝著與步驟二的藏線動作相反的方向編織接合處末層前段,之后A顏色的紗線朝著與步驟二的藏線動作相反的方向進行浮線動作;
步驟四、繼續編織接合處末層后段,B顏色的紗線先朝著與步驟三相反的方向進行一定距離的浮線動作之后繼續朝著與步驟三相反的方向編織接合處末層后段,所述浮線距離為步驟三編織的接合處末層前段的長度,所述接合處末層為B顏色織物組織的首層;
步驟五、編織B顏色織物組織,B顏色的紗線在接合處末層編織完整之后繼續編織B顏色織物組織。
進一步地,所述藏線動作中,A顏色的紗線先進行所述藏線動作至少1針的距離后,再供入B顏色的紗線進行藏線動作。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二中A顏色的紗線的集圈動作與B顏色紗線的集圈動作分別作用于前后針床并相互錯開的織針上。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三采用前針床織針和后針床織針一隔一的方式編織,終止針為排列在首端或者尾端的織針。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三從起始針至終止針共計3-10枚前針床織針和3-10枚后針床織針參與編織。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五采用前針床織針和后針床織針滿針編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泉州凹凸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泉州凹凸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052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