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聲源定位的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01691.1 | 申請日: | 2022-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879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屈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蜂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15/02 | 分類號: | G10L15/02;G10L15/08;G10L15/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利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462 | 代理人: | 孫剛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蘇虹東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聲源 定位 智能 座艙 人機交互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聲源定位的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方法,智能座艙內設置有若干個聲音擷取裝置以及至少一個主機;其還包括若干個用于人機交互操作的命令及預先設置好的命令列表,所述命令列表中包括全部的所述命令以及與每個所述命令對應的聲源位置;還包括在主機內運行的對聲音進行處理并獲取聲源位置的聲音定位模塊、對所獲得的聲源位置與所述命令列表進行比對以獲得對應的命令的控制模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聲源的位置來對應不同的操作命令,實現多人或多點的人機交互;還可以通過將語音轉換為音素,其可以通過部分音素直接進行命令識別,從而減少了語義識別的過程,其既簡化了識別引擎的復雜程度,也大大提高了識別的速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車輛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聲源定位的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車的蓬勃興起,在小型客車內配置大顯示器、高性能的主機已經慢慢普及。但是,相關的周邊軟件部分還屬于起步階段,例如,目前與電動車座艙配套的游戲非常少。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受限于座艙的環境,一般不會配置鼠標、手柄等輸入裝置,而通過觸摸屏的方式也對使用者的位置有較高的要求,而且游戲體驗不佳。如何提高座艙內進行人機交互的方便性,提高游戲體驗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語音實現人機交互,控制智能設備的方式已經非常成熟,客車內也有普及的趨勢。例如,通過語音喚醒車載導航、甚至控制車內的智能空調等智能設備都有現實的應用。目前,通過語音實現人機交互多采用語音識別引擎進行語義識別,從而準確判斷操作者的指令意圖。相關語音識別引擎也非常成熟,其最快甚至能在0.7秒內準確識別出操作者的指令。但是,對于游戲而言,0.7秒的響應速度仍有不足,尤其是對于動作類的游戲。如何進一步加快語音的識別速度,實現快速的人機交互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另一方面,現有的智能座艙很難實現多人同時操作,相應的多人游戲也很難應用在智能座艙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速、高效、可多點多人控制的基于聲源定位的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基于聲源定位的智能座艙人機交互方法,其包括智能座艙,所述智能座艙內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采集聲音的聲音擷取裝置以及至少一個主機;其還包括若干個用于人機交互操作的命令及預先設置好的命令列表,所述命令列表中包括全部的所述命令以及與每個所述命令對應的聲源位置;還包括在所述主機內運行的對聲音進行處理并獲取聲源位置的聲音定位模塊、對所獲得的聲源位置與所述命令列表進行比對以獲得對應的命令的控制模塊;其包括以下步驟:
S100、通過聲音擷取裝置獲取工作環境中的聲音;
S101、所述聲音定位模塊對所獲得的聲音進行處理,以獲取聲源位置;
S102、所述控制模塊根據所述聲源位置在所述命令列表檢索得到對應的所述命令;
S103、根據所述命令與所述主機進行交互操作。
優選的,所述命令列表中還包括與每個所述命令對應的指令音素序列,其還包括一對所述聲音擷取裝置采集的聲音進行音素比較、從而獲得對應的命令的命令識別方法;
該命令識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1)通過聲音擷取裝置獲取工作環境中的聲音;
3.2)通過所述聲音處理引擎獲取步驟3.1)獲取的聲音進行處理,去除其中的背景噪音,獲得其中的控制聲音;
3.3)通過所述聲音識別引擎將步驟3.2)中得到的所述控制聲音進行識別,將所述控制聲音轉換音素,并將其按順序組成所述待識別音素序列;
3.4)通過所述控制模塊將所述待識別音素序列與所述命令列表中的指令音素序列進行比對,以獲取其中對應的所述命令或比對失敗標志;其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蜂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蜂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016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