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PoE電纜在審
| 申請號: | 202180053575.8 | 申請日: | 2021-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097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河慶鎬;申相湜 | 申請(專利權)人: | LS電線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1/00 | 分類號: | H01B11/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poe 電纜 | ||
本發明涉及一種PoE電纜,其在200米的距離內,即使沒有追加集線器等放大裝置,也能夠滿足PoE+(Power?Over?Ethernet?Plus)電力傳輸特性和1Gbps數據傳輸速度,并且能夠應用現有的常用連接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PoE電纜。更詳細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PoE電纜,其在200米的距離內,即使沒有追加集線器等放大裝置,也能夠滿足PoE+(Power?Over?Ethernet?Plus,增強型以太網供電)電力傳輸特性和1Gbps數據傳輸速度,并且能夠應用現有的常用連接器。
背景技術
以太網供電(PoE)功能是指由IEEE?802.3af或802.3at標準定義的能夠實現電力供應的網絡功能。若使用滿足以太網供電(PoE)標準的以太網電纜,則還可以通過現有的用于數據通信的以太網電纜向網絡裝置供應電力,因此增加了其應用。
為了使用以太網供電(PoE),可以將以太網電纜的兩端連接到電力供應裝置(PSE)和電力接收裝置(PD),從而在進行以太網通信的同時,還可以供應電力。
電力供應裝置(PSE)可以由網絡開關形態構成,或者在沒有PoE功能的開關的情況下,可以是附加到相應開關的以太網供電(PoE)供電器,電力接收裝置(PD)可以是VoIP電話、無線接入點或IP攝像機等同時需要電力供應和數據通信的設備。
以往介紹的PoE電纜主要使用了Cat.5e等級以上的通用以太網電纜,應用23~24AWG的導體尺寸,并且根據以太網供電(PoE)標準,以100m為標準距離使用,以連接100m以內的機器。
然而,由于電力傳輸距離被限制為100m而導致利用率下降,近年來,正在嘗試用于克服100m的傳輸距離的限制的方法。
例如,考慮在200m距離的IEEE?802.3at標準(稱為PoE+)的電力傳輸的情況下,考慮了通過增加構成PoE電纜并被絕緣體包覆的導體的直徑來降低導體的電阻的方法,或者除了電源供應裝置(PSE)或電源接收裝置(PD)之外,還使用額外的追加集線器等電力放大裝置等的方法。
與前者的為擴大PoE電纜的電力傳輸距離而增加導體的直徑的方法相關地,在美國專利US10/453589、美國公開專利US2020-0043634號中介紹了將導體尺寸增加到20~22AWG的技術,但是存在的問題在于,PoE電纜的外徑和成本增加,并且隨著外徑增大而無法應用作為現有的常用連接器的RJ45標準插頭,由此需要應用額外的專用RJ45標準插頭。
后者的為擴大PoE電纜的電力傳輸距離而設置額外的追加集線器等的方法需要在線路上設置額外的集線器,因此設備成本增加、確保用于安裝設備的空間、用于安裝設備的人工成本和作業時間的增加等,將成為導致PoE系統的整體成本增加的原因。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PoE電纜,其在200米的距離內,即使沒有追加集線器等放大裝置,也能夠滿足PoE+(Power?Over?Ethernet?Plus,增強型以太網供電)電力傳輸特性,并且能夠應用現有的常用連接器。
另外,本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同時滿足在200米內的PoE+(Power?Over?Ethernet?Plus)電力傳輸能力和1Gbps數據傳輸速度的PoE電纜。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PoE電纜,連接電源供應裝置和電源接收裝置之間,并能夠在數據通信的同時進行電力傳輸,其特征在于,所述PoE電纜包括:復數個線對單元,由包括23AWG直徑的導體和包裹其的絕緣體的一對導線扭絞以具有絞線間距,從而構成所述線對單元;以及外部護套,包裹復數個所述線對單元,復數個所述線對單元扭絞以具有集合間距,復數個所述線對單元的絞線間距中的最小絞線間距是12mm至15mm,最大絞線間距是所述最小絞線間距的兩倍以上,電纜外徑是6.2mm以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S電線有限公司,未經LS電線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800535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